文字 |「誰最中國」圖片 |「见图注」
在北京,有一条神秘的中轴线。
这条线如同一道坚实的脊梁,伏于北京老城的正中央,至今仍是这座城市的核心地带。
它是北京作为都城规划与建造的原点,也是北京文化脉络的生发之处;它穿过威严肃穆的紫禁城,也串联起前门、鼓楼等普通人的生活市井;它是每个老北京记忆里最动人的部分,也是外地人了解这座城的最佳路径……
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曾如此深情地赞美它:“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 ”
这条肇始于元,形成于明,总长度约7.8公里的城市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其南起永定门,向北经过正阳门(前门)、天安门广场、故宫、景山,直至钟鼓楼,其间高低起伏、错落有致,铺陈出一幅壮美的城市画卷。
不禁叹服设计者的巧思与高瞻,也不禁好奇:这条线是如何形成的?短短7.8公里,到底凭什么被称为“世界城市建筑史上的奇迹”?对偌大的北京城来说,它又意味着什么?在漫长的历史更迭中,它又曾见证过多少的没落与繁华?
北京老城传统空间格局保护示意图
中轴线上的北京
至元三年(1266年),一个叫刘秉忠的人,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在原燕京城东北设计建造新的都城。
刘秉忠以皇城的中轴为基准,确立了一条贯穿南北的中心线,作为都城建设的中轴;又在积水潭的东北岸树立了一个“中心之台”(今鼓楼所在位置),作为元大都的中心点,由此处向四周扩展,建造了一个有11座城门的宏伟都城,名“元大都”,也就是今天北京城的前身。
元大都的规划思想完全源自于《周礼·考工记》中对于理想都城的规范: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元大都平面图
在元大都皇城以北的钟鼓楼一带,是繁华的商市,是为“前朝后市”;在皇城以东建有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庙,以西建有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的社稷坛,是为“左祖右社”——后来的北京也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空间格局。
都城中的街道,横平竖直、经纬分明——这样的规制也保留了下来。有一个玩笑说,在北京大杂院中,起夜的老太会对老头说:你往南边去点,我得起来。东南西北的标准方位早已成为刻在老北京身体中的基因。
北京城航拍中轴线老照片
元大都之后,历代皇帝曾对这座都城进行过大大小小的修建,但无论怎样,中轴线所在的位置都似是一根定海神针。它从容地看着一座万岁山(今景山)平地堆起,看着壮丽的紫禁城渐渐落成,看着重重城门、宫门叠起皇家的神秘与威严,看着错落的建筑渐渐明晰着这条中轴的起止与节奏,也看着这座最初的土城在700多年的光阴里,渐渐生长成今日的模样。
北京中轴建筑 摄影不详
这是一条帝王之轴。
“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那条中轴线,就是中字不变的一竖。而其生发之处,便在最核心的紫禁城。
紫禁城,建成于明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明清两代,曾先后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统治中国近500年的时间,是皇权至高的所在。从地图上看,外城、内城、皇城,层层拱卫着紫禁城,就像一个个中字的重叠嵌套。
清末北京图
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将紫禁城视为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第一个里程碑。中轴线从这里出发,向南延伸至永定门,向北延伸至钟鼓楼,形成了长达7.8公里的空间序列。
排布其上的各个建筑,虽然功能不同,却莫不是在彰显皇家的威严。譬如用以报时的钟鼓楼,供帝王游玩的景山,祭祀先祖的太庙,用以城防的永定门……
北京故宫 华楠摄
这也是一条美学之轴。
有人形容,这条线“如‘书脊’一样,贯穿南北,形成了北京两翼对称,庄严肃穆的城市格局。”
那些对称的城门——左安门和右安门、崇文门和宣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等;对称的坛庙——天坛与先农坛,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和社稷庙(今北京中山公园);对称的建筑——紫禁城、钟鼓楼等等,共同构成着这座城市的壮美秩序。
图1 | 故宫
图2 | 天坛祈年殿
图3 | 永定门 林东风摄
对称,却不刻板。
梁思成先生曾说:“英国有一位建筑大师来华参观,在北京金鳌玉蝀桥上看到桥的南北都有浩瀚的水面,其开阔与平静令人欣赏,引人遐想。他甚至说,中国人真伟大,在这样一个对称式的城市里,突然有这样不对称的海,这是谁也想不到的,能有这样的规划建设的思想、手法,真是大胆的创造。”
这样的规律之中的变化,变化之中的均衡,均衡之中的韵律,大约也只有中国人能够掌握其中的精妙。
金鳌玉蝀桥(今北海大桥)所在的北海公园
北京史研究专家李建平先生将北京中轴线比喻为一曲磅礴的乐章。如果你曾走过北京的中轴线,便会感受到所有建筑的起伏、体量、间距、色彩,形成了一种震撼人心的韵律。
故宫以南,是这乐章的序曲:从永定门入京,东侧为天坛,西侧为先农坛,铺垫着这座城市的庄严气质;从繁华的前门大街至正阳门,是节奏的渲染;之后天安门广场与天安门,敲响了序曲最后的强音。
进入故宫,从端门、午门、太和门到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从各后宫寝殿到神武门,便是一重一重高潮迭起。
继续向北,便进入这乐章的尾声——站在景山之上,南望可见故宫的飞檐翘角、金色琉璃;北望可见钟楼与鼓楼,为这乐章画上了最后的终止线,而远处青砖灰瓦的民居四合院,则似悠长的余韵。
图1 | 北京中轴线-鼓楼、钟楼 孙凤阳摄
图2 | 北京中轴线-天安门、故宫 孙凤阳摄
图3 | 北京中轴线-前门、天安门广场 孙凤阳摄
图4 | 北京中轴线-永定门 孙凤阳摄
如音乐般的韵律和谐,如图画般的色彩辉映,如诗歌般的精湛隽永,这便是北京中轴,中国城市建筑美学的奇迹。
今天,中轴线上的建筑早已有了新的文化与功能内涵:曾经的紫禁城,已成故宫博物院;曾经的太庙,已成为劳动人民文化宫;曾经的社稷坛,已经是市民们常去的中山公园;曾经的天安门城楼,已是我们步入新中国的象征;而曾经供皇家游玩的宫苑也多已向社会开放,比如:颐和园、畅春园、圆明园、北海公园等。
图1 | 颐和园 华楠摄
图2 | 地坛公园 华楠摄
图3 | 中山公园 华楠摄
有一些建筑已化作历史的尘埃,如地安门,天桥等;也有新时代的建筑添加进来,如中轴线北延长段的鸟巢、奥林匹克公园,南延长段的大兴机场等。这条线,依然是北京城建设的准轴与主脉。
图1 | 中轴线两侧的鸟巢与水立方
图2 | 北京大兴机场中轴线上的中国
曾经,在那重重拱门之中,皇帝端坐太和殿的龙椅之上,面南而王。那条紫禁城中的青石御道,只有皇帝能行走其上。
李建平先生曾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清朝时候,一个外国使者来北京朝见皇帝,但不想下跪。礼部官员就安排他由前门沿着中轴线走进紫禁城。那使者穿过大清门(今毛主席纪念堂一带)、天安门,走过金水桥,又走过端门、午门、太和门,终于来到了太和殿前。一路行来的他,早已为中国宏大的建筑美学所折服,而终于心甘情愿地跪倒在皇帝的脚下。
故宫博物院平面图
只是,重重宫门也没能挡住西方列强的炮火。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正阳门城楼被美军炮兵轰掉两层,随后大清门、天安门也先后被轰开。纷纷的炮火声中,慈禧带着光绪皇帝等人从神武门仓皇北逃。
北京前门大街旧照
次年,清廷在《辛丑条约》上签字,以丧权辱国的姿态换来了八国联军的撤兵。
1902年,慈禧竟是带着3000辆行李车,一路风风光光从西安回到北京,所到之处,百姓都要伏首跪拜,竟似胜利的凯旋。当车辇再次走在那条早已面目全非的中轴线上,不知道她是否记得仓皇出逃的狼狈,又对正阳门城楼上临时搭建的虚假牌楼作何感想?
历史已经证明,那场轰轰烈烈的入城仪式终不过是最后的回光返照。十年之后的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又12年之后,溥仪被赶出紫禁城。之后,这座旧日的皇家宫苑有了新的名字:“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然而此时,苦难还没有结束。中轴线还将继续沉默地见证这个国家命运的沉浮。
1937年,日本军在北京西南的卢沟桥蓄意挑起争端。8年艰苦抗战,交织着血与泪,屈辱与不甘,我们没有退路,我们必须撑起这家国的脊梁。
1945年,日本终于战败,华北战区的受降典礼就在故宫的太和殿举行。当天,大约有20多万的北京市民从四面八方涌向故宫,他们要亲眼看到日本的投降,要与那漫长的压迫与苦难告别,要迎接一个崭新的开始。
日本投降仪式在太和殿举行
好在,这个新的开始并没有让人们等待太久。
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七届二中全会明确指示:解放军一定要搞一个入城仪式,而且一定要从东交民巷入城。
《辛丑条约》中,东交民巷被划作使馆区。各使馆国在此肆意横行,抢占民宅,欺凌民众,甚至贴出通告,“往来居民,切勿过境,如有不遵,枪毙尔命。”这个“国中之国”,“法外之地”,早已将清政府的尊严踩踏得荡然无存。这就是中国军队一定要经过东交民巷的原因,“北平解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这里昂首阔步通过,宣告那段耻辱的历史结束了。”
图1 | 东交民巷旧照
图2 | 东交民巷 传销头子@豆瓣摄
是啊,屈辱的历史终于结束了。1949年10月1日,是每个人中国人都要铭记的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中轴线,见证了新中国的开篇。
历史的车轮还在滚滚向前。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 29个巨大的脚印,沿着北京的中轴线,从永定门、前门、天安门、故宫、鼓楼,一步步走向位于中轴线北延长段上的鸟巢,那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坚定步伐。
沉默的中轴线,早已同国家的命运连在了一起。也曾衰微狼狈、伤痕累累,但今日,在国家强大臂膀的护佑之下,它亦焕发着生生的活力。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中轴线上的中国
中轴线上,不是只有皇家的气派与恢弘,也不是只能叙写宏大的历史篇章。那些鲜活的亲切的市井生活,也在这条线上发生着。站在中轴线的制高点景山向北望去,可以看到一条地安门外大街,直通向钟鼓楼。以前,那里就是“前朝后市”的“市”。元朝时,京杭大运河的终点码头就设在这条大街西侧、鼓楼附近的积水潭。每天,南来的漕船停靠于此,带来全国的物资商货,使其东北岸的斜街和钟鼓楼一带成为最繁华的商业区,也是北京最早的商业区。
明清时,因运河阻塞,积水潭渐渐缩小,失去了漕运功能,形成了今日的什刹海。水色湖光、绿柳摇荡,这块难得风水宝地仍是王公贵族、文人雅士的心头好,也是百姓们休憩游玩的地方。
因此,街上的商铺也如旧时繁荣,沿街而立的有钱庄、茶馆、当铺、浴池、烟社、布店、米市、饭庄等等。百姓们的具体而微的日子,就在这些琳琅满目的店铺之间,变得生动起来。
图1 | 鼓楼大街旧照
图2 | 什刹海
鼓楼附近,有一条著名的烟袋斜街,是地安门大街通往什刹海的一条近道,从元代开始,就有络绎不绝的商贩们从这条胡同经过,也因此成了鼓楼商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法家何大齐先生曾绘制一幅16米的长卷,再现了上个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烟袋斜街。在这条全长仅200多米的街道两侧,密密地排布着古玩店、服装店、染坊、理发馆、油盐店、书店、装裱铺、小食店……
人们在这里休憩、聊天、逛街、遛娃,烟火人间,平凡日子,却是最大的幸福。
《烟袋斜街旧影图卷》何大齐绘
今天,烟袋斜街依旧游客如织,人们在这里寻美食,看古玩,赏书画,或许也会在某一个恍惚的瞬间,看到旧日生活的影子吧。
烟袋斜街
在中轴线南段,有一条前门大街。明朝建外城前,这里是皇帝赴天坛的御路;明嘉靖以后,为了解决进京应试者的住宿问题,就在前门大街两侧建立了各地的会馆,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商业街。
今天,几乎每一个到北京旅游的人,都会到前门大街逛一逛,这里汇聚了北京的老字号,也有国际上的知名品牌,它延续着过去的熙攘繁荣,也成为这个国际化都市的缩影。
图1 | 前门大街旧照
图2、3| 前门大街 简一JIAN@对焦怪人_J摄
在前门大街的西侧,也有一条著名的胡同:大栅栏。1900年,义和团一把火将整条街付之一炬,后来依据民国风貌进行了重建。从大栅栏胡同,走出了许多闻名中外的老字号。比如:同仁堂、马聚源、瑞蚨祥、内联升、张一元,等等。以前,老北京有一句顺口溜:“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以此作为身份的象征。其中提到的牌子,几乎都是大栅栏的商户,可见这条胡同的商业地位——大约也算得上今日的中央商务区了。
大栅栏
中轴线两侧迷宫一样的胡同里,也收纳着老北京的生活日常。那些青砖灰瓦的四合院里,总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一位同事说,每次走到胡同里,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那些亲切的小店铺,冒着腾腾热气的餐食,悬挂在屋檐下的鸟笼,偶尔响起的鸽哨声,饱浸着旧日生活的气息,让这座庞大的城市终于流露出脉脉的温情来。
北京胡同 华楠摄
今天,钟鼓楼的钟声已经不再每日敲响,但人们的生活依旧循着时间的轨迹流淌着。一箪食,一瓢饮,一个小院,几许闲情,始终是人们最向往的生活。或许,这些才是中轴线上最动人的部分。
北京胡同 华楠摄
若是来北京,便沿着中轴线看一看吧,看看这座城市起始的地方,看看那些惊艳了全世界的建筑乐章,看看那些历史的遗迹,你是否还能听到往事的回响?或者,走到胡同深处去:不知道那扇关起来的木门里,藏着谁家的小院?不知道那棵像守护神一样的老树,是不是也感受到了秋凉?不知道那位摇着蒲扇的大爷,是不是还常常坐在胡同口上……时间与空间,过去与未来,都在这条线上交叠着。或许,读懂这7.8公里,便也读懂了北京。北京的过去,北京的现在,北京的未来,都从这条线上延伸开去。中轴线在这里,北京的精气神就在这里。中轴线与北京的故事还在续写着。曾经的苦难与伤痛,早已镌刻成历史的勋章;天亮了,看,东方的红日正冉冉升起。来源 | 誰最中國 编辑 | 柚子
- 参考资料 -纪录片 《北京中轴线》、《设计美学视角下的北京中轴线》 张帆、- 特别鸣谢 -叶用才、华楠、林东风、孙凤阳、传销头子@豆瓣、书法家何大齐、简一JIAN@对焦怪人_J等人的图片-END-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