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宾为何情断台湾三毛?

作者:杜雪巍


引子


王洛宾一生搜集、整理,并创作了中国西北民歌,尤其是新疆民歌达1000余首,被当之无愧的誉为“一代歌王”、“民歌之父”的称谓,是享誉世界的“一代歌王”。


王洛宾离开我们已经有25年了,但人们又每时每刻享受着他编创的优美音乐旋律带给我们的欢欣与快乐。正如三毛所说:“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王洛宾!”但又不仅仅是只有华人才喜欢王洛宾的歌曲,就连其他肤色的朋友们也都沉浸在他带给人们的音乐快乐中。


王洛宾的一生是悲苦的、凄惨的,尽管他一生中快乐时光非常短暂。但他又往往能够从苦难中感受到人的善良和情爱来。痴迷于音乐创作中的王洛宾,其思维习惯又非比常人,他不懂“政治”,他不知道人世间的人性是如何的丑恶。


已入耄耋之年的王洛宾晚年与台湾作家三毛的凄婉爱情也无疾而终,的确令人遗憾,喟叹。但究其原因又何在呢?


一.曲折的人生,艰难的西行


王洛宾(1913年12月28日---1996年3月14日),原名王荣庭,作曲名为洛宾,曾用名艾依尼丁,出生于北京。其曾祖父是浙江人,在绍兴以卖茶叶蛋为生,后流落到北京。爷爷是颇有影响的民间艺术家,在京城雕梁画栋,颇有名气。他还喜爱音乐,组成家庭乐队,自娱自乐。父亲王德桢(字洵甫)在家庭影响下,吹拉弹唱,样样在行。王洛宾的父亲是一个管账先生,母亲是一位农家妇女。母亲王氏育有三子三女。王洛宾一家住在北京东城区牛角湾艺华胡同的一座瓦灰色四合院内。


1931年,王洛宾被保送上了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师从谷布克、霍洛瓦特·尼古拉·沙多夫斯基和汪德昭等中外名师。王洛宾在大学系统地学习了欧洲正统的音乐教育。


1934年4月,因母亲病故,家庭生活艰难,王洛宾不得不完成学业,走向社会。而此时,日本侵入中国东北,全面的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王洛宾的内心也沸腾起一股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情怀。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王洛宾与夫人罗珊及几个同学、好友一同西行,准备投奔延安。在西安,王洛宾正好遇到了来西安招收流亡学生去山西的一位熟人,于是他便随这位熟人去了山西。此后,王洛宾加入了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赴山西各地演出。在那一时期,王洛宾一边参与抗日宣传,一边从事音乐创作。《风陵渡的歌声》《抗战进行曲》《老乡上战场》《洗衣歌》等一批在当地很有影响的歌曲,就是王洛宾在那一时期的作品。


1938年春,王洛宾夫妇因故离开“战地服务团”,准备去新疆组织实验剧团。没承想,王洛宾这一走就走了十二年。


王洛宾最初在抵达兰州时,意外得到了一个消息,即主政新疆的盛世才不准他们到新疆去。无奈之际,王洛宾只能滞留在兰州,后经中共兰州办事处代表谢觉哉介绍,王洛宾又参加了西北抗战剧团的工作。不久,西北抗战剧团被国民党第八战区强令解散。王洛宾后来被迫去了青海。在辗转兰州、青海的两年中,王洛宾除了发起组织“青海儿童抗战剧团”和“联合歌咏团”外,又跟随郑君里导演参与拍摄的纪录片《民族万岁》,并搜集、整理,创作了一批如《康定情歌》《虹彩妹妹》《达坂城的姑娘》等产生巨大影响的歌曲。


而当时促使王洛宾滞留兰州、青海多年从事当地民歌搜集、整理,并创作一批民歌的契机是,他从一个车马店女老板五朵梅的口中听到了一曲哀怨、忧伤的极富魅力的当地民歌,令其沉醉不已,就此他也便放弃了原定赴法国进修深造的打算。


多年以后,王洛宾从监狱中出来后给亲友的回信中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我为什么流落西北数十年,是不是对你说过。37年10月份由北京流亡出来,原打算从开封坐火车到郑州,再转车到汉口,去找你们,不料车到郑州我睡着了,一觉醒来,列车正往潼关行进,只好到西安再说……”(刘书环主编的《走进王洛宾》一书)。


王洛宾的原配夫人杜明远,系河南大户人家。他们在北平求学期间相爱,后王洛宾随杜明远回河南探亲时,杜明远的父亲从安全角度考虑,让他们在外面以兄妹相称,而给杜明远起名叫洛珊,亦叫罗珊。1941年,王洛宾与第一任妻子洛珊(又称罗珊,即杜明远)离婚。


说起他们具体离婚的缘由是,杜明远非常不适应西北青海西宁的高原气候,也吃不惯牛羊肉,便回到了兰州定居。后来王洛宾从朋友出得知,杜明远与他人有染,出轨,便去找杜明远询问,杜明远也承认了自己红杏出墙,后来他们登报离婚。


1941年3月,王洛宾在罗珊的住处,被国民党特务机关以“共产党嫌疑”分子逮捕,关入了兰州的北沙沟监狱。三年后的1944年3月,经多方营救,王洛宾得以释放出狱,重返青海。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军阀马步芳也喜欢王洛宾的歌曲,便把王洛宾从监狱里要了出来。马步芳请王洛宾去青海做上校音乐教官。那个时期,王洛宾改编了《阿拉木汗》、《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等一批民歌。


家。他们在北平求学期间相爱,后王洛宾随杜明远回河南探亲时,杜明远的父亲从安全角度考虑,让他们在外面以兄妹相称,而给杜明远起名叫洛珊,亦叫罗珊。后来,王洛宾与洛珊(又称罗珊,即杜明远)二人离婚。


    1942年夏天,在朋友的撮合下,王洛宾与第二任妻子黄玉兰在青海省西宁的农村里结婚。黄玉兰嫁给王洛宾时是17岁,王洛宾突然被北京公安部门抓走,黄玉兰惊吓过度,撒手人寰,去世时年仅23岁。


二.王震:“马步芳能用,我们为什么不能用?”


1949年9月,青海西宁解放。此前,军阀马步芳曾邀请王洛宾一起去台湾,但王洛宾以家庭原因拒绝了马步芳的邀请,他只想一辈子在大西北搜集、整理,并创作民歌。


解放青海西宁时,解放军第一兵团的宣传部部长马寒冰从缴获的战俘移交的名单中,意外看到了著名作曲家王洛宾的名字,立刻将消息报告给了王震司令员。王震说,“问他(王洛宾)是否愿意跟我去新疆?”王洛宾说,“我当初就是为了去新疆,才在兰州、青海盘桓了十二年,我当然愿意去新疆!”


得到王洛宾愿意跟随王震司令员去新疆的消息后,王震说了一番掷地有声的话:“王洛宾这样的人才,军阀马步芳能用,我们共产党为什么不能用?我们共产党的军队里也同样需要音乐。”足可见,当初共产党高级将领们的胸怀是多么的博大、宽阔!


如此王洛宾得以立刻脱下马步芳部队的军服,换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制式军服,并出任了解放军进军新疆部队的宣传部文化宣传科的副科长。王震司令员交代马寒冰,给王洛宾配发一匹比较老实的马让王洛宾骑着,以方便他与战士们一起行军。


9月14日,解放军进军到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在翻越雪山时,王震将军写下了四句诗词,“白雪罩祁连山,乌云盖山巅,草原秋风狂,凯歌进新疆”。然后,王震交待马寒冰找到王洛宾将诗词谱成曲子,因四句诗词作为歌词来说太短,王洛宾便把四句歌词循环成了四个段落,便成为一首名曲,伴着解放军进疆大军挺进了新疆。


1950年春,已到新疆的王洛宾收到家在青海西宁妻子的来信,说家中被抄,一家人生活无着。王洛宾当初身在部队,工资也不高,无法接济家里。王洛宾便请示领导,要回家照顾妻小。王洛宾抵达西宁后,家中困难无法得到解决。由此,王洛宾便写信给部队领导,要求辞职。这也便为王洛宾以后不断的灾祸埋下了伏笔。


.不讲“政治”的王洛宾


王洛宾回到青海西宁,带着妻儿赴兰州、北京治病。那时候的王洛宾一家生活非常艰难,为弥补家用,王洛宾不得不在北京又参加了工作,去一所中学任教。他和妻子也有了小儿子,生活的非常美满。由于工作突出,王洛宾又被选为了北京市音教联的常委、中等音乐教材的编委会。


然而好景不长,1951年6月,根据新疆军区的要求,王洛宾被北京市公安部门逮捕,押回新疆。1952年2月,王洛宾被以“长期逾假不归”为名判处劳役两年,押往南疆喀什监督劳动改造。而此时,王洛宾病中的妻子黄玉兰由于惊吓过度,卧床不起,也撒手人寰,留下三个无依无靠的儿子无人照料,只得寄居在亲戚家里。


随着时代巨变,人心也发生大变。人的丑恶一面亦被瞬间放大。人人都要希望抓住别人的短处,上纲上线,致人死地,以此来显示自己更革命、更彻底。当然这次王洛宾,没有再遇到像王震司令员那样的领导人物,而是被某些人诬陷、嫉恨,他们以王洛宾“长期逾假不归”被判处了劳役两年。那是新疆军区的某个部门依照什么规定而作出的冠冕堂皇的处置,他们根本不考虑王洛宾家庭里具体面临着怎么的一种困难处境。他们的政策水平也就是照搬条条框框,绝对不可能与王震司令员的思想觉悟,政策水平相比。而且那个时候的王洛宾,又俨然将自己当成是在马步芳部队里任文化科长的时候的待遇,打个招呼就可以走了。


两年后,新疆军区独臂将军左齐听说王洛宾的经历以后,为王洛宾写了保证书,担保他不会再逃跑。后来有人问左齐将军,“为什么要救王洛宾?”左齐将军说:“只有一个原因,因为我也喜欢他的《达坂城的姑娘》。”


1960年4月,王洛宾再次以“反革命罪”被关押。1961年3月,王洛宾被新疆军区军事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两年后,左齐将军再次为王洛宾办理了假释手续,并将王洛宾要回到了文工团,但不能穿军装,属于戴罪服务。


4年后的1964年,一纸《关于停止演唱王洛宾歌曲的决定》下发,王洛宾创作的所有歌曲都被明令禁止不得再唱。


1965年4月,王洛宾又突然失踪了。有人以为他去了北京伸冤,也有人汇报说他朝边境逃跑了。其实王洛宾是骑着自行车去了吐鲁番,又从那里回到了乌鲁木齐。在回来的路上,他又累又饿便昏倒在了达坂城街头。


在看守期间,私自逃跑,这一次,王洛宾被押回了监狱,在那里待了整整十年。


上世纪六十年代,王洛宾在狱中,管教让王洛宾组织演出活动。王洛宾便按照第一任妻子洛珊(即罗珊,杜明远)的地址,问读索要豫剧资料,不久王洛宾便收到了杜明远寄来的秋衣、秋裤,还有豫剧资料。


在监狱里,王洛宾写下了大量的“检讨”,“检讨”自己的“反革命罪行”。近20年的监狱生活,使王洛宾对许多事情近乎麻木。他每天穿着监狱统一的黑棉囚服,从事着非常繁重的体力劳动。即使在监狱里,王洛宾也一直没有中断过对音乐的挚爱,他利用一切机会从事着音乐创作。


1975年5月22日,王洛宾十年刑满出狱。当时王洛宾居无定所,无奈之后,他又跑回到监狱,要求收留,继续住在监狱里。两个多月后,监狱也住不下去了,他只能四海为家。


出狱后,王洛宾仍被管制五年。因为他无处可去,自己又不想给儿子们添麻烦,他便留在监狱外面的新生队参加劳动,每月可得25元的生活费,但最后还是被撵了出来。


为了能够吃饱肚子,已经60余岁的王洛宾不得不去拉人力车、去帮人看工地、去守大门等。有时候为了谋生,他就每天蹲在大马路上,等待着别人来雇佣。


王洛宾那时候没有地方住,就只能暂时居住在儿子家里。后来王洛宾在给一位大姐的信中回忆这一阶段的生活时说:


“去年,我搬到老二家中,精神很受压力。老二工资很低,儿媳无城市户口,就连小孙女也无户口,一家三代人,仅靠老二的工资。幸亏今年初政府特赦了一批罪犯。我意外的从街委会领取20元,这无形中等于给老二增加了20元工资,后半年儿媳也到外边去做临工,锅台上又响起了叮当的声音……”


1977年,乌鲁木齐儿童艺术剧院邀请王洛宾为他们创作一幕演出剧目,剧团便在剧院放映室的旁边,给王洛宾隔出了一间五、六平方米的小屋,让王洛宾总算有了一个暂时栖身之地。


1979年11月29日,新疆军区乌鲁木齐军事法院下达了“刑事裁决书”。裁决书中说;经过复查,对王洛宾判处徒刑所依据的几个问题,均不能成立,撤销原有判决。


于是,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王洛宾的近况。王洛宾重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当中。


1981年7月6日,新疆军区在中央领导及总政文化部领导的关注下,为王洛宾老人彻底平反,恢复名誉,恢复军籍,任命王洛宾为新疆军区文工团音乐顾问。


8月1日,新疆军区政治部主任李宣化向王洛宾宣读了《关于王洛宾平反的决定》。决定中说:


“我军战争年代培养了成百上千的将军、成百上千的英雄,但是还名誉培养出几十个、几百个著名的艺术家。而几十个、几百个文学家、艺术家、画家、诗人,对我们这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无疑是并不多的。所以我们要爱惜将军,要爱惜文才。我们容易爱惜、尊重、照顾一个退伍将军,却不容易去爱惜一个作家、艺术家。现在是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的确正如新疆军区政治部主任李宣化所说,过去将王洛宾肆意抓捕,并判处徒刑的做法是严重错误的,是不尊重艺术家、不爱惜艺术家的一个具体体现。但相比于已经68岁的王洛宾老人来说,这一天又似乎来的太迟了些!


不懂“政治”的王洛宾,一次次不经请假,或“逾假不归”,均是他不懂部队政治纪律的一种体现。但当王洛宾真正懂得部队政治纪律的严肃性、残酷性时,他竟又已经衰老了。


所以我们说,王洛宾是用他几乎一生的代价来弄明白了,“政治正确”的含义和真谛是什么!


后来,王洛宾到台湾去举办演唱会时,曾有海外记者追问他说:您在大陆,受到了共产党的迫害多年云云。那些记者无非是想通过王洛宾口中,说出来对中国大陆共产党的种种不满言论而已。但这时候的王洛宾已经表现的非常成熟,他说“哪有一个孩子家长没有打错过自己的孩子的呢?!”就这轻飘飘一句话,化解了当时的尴尬场面,足可见王洛宾老人已经在政治上表现地非常圆熟!他已经非常的“懂政治”了!亦正是他过去的“不懂政治”,而让自己蒙受了太多的苦难!


也正是在1981年,新华社新疆分社记者赵全章写了一篇王洛宾的文章,才揭开了王洛宾回归社会过上正常人生活的序幕。


1983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洛宾歌曲集》。此后,王洛宾作品音乐会先后被演绎到了北京、上海、香港、台湾、新加坡,美国等各地。


1994年7月,联合国授予王洛宾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


四. 三毛心中的撒哈拉!


中国台湾女作家、旅行家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原名陈懋平,后改名陈平。其祖籍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出生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正街145号。


1967年,三毛先后游学西班牙、德国、美国,并创作了散文集《雨季不再来》。1973年,其又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后与荷西结婚。1976年2月,移居加那利群岛;5月,三毛出版第一部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讲述他们夫妇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经历。1977年至1979年,三毛又先后发表了《哭泣的骆驼》《稻草人手记》《温柔的夜》等散文集。1980年,荷西意外去世后,三毛回到台湾定居。1981年,三毛出版散文集《梦里花落知多少》。1982年,三毛根据自己在中南美洲的旅行经历,创作、出版了散文集《万水千山走遍》。1987年,三毛根据自己收藏的一些物品,创作、出版了散文集《我的宝贝》。1990年,三毛创作了她第一部中文剧本,亦是她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1991年1月4日,在台湾荣民总医院,三毛去世,终年47岁。


三毛一生中创作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浪漫世界,大起大落的生死爱情故事,充满了异国情调,或是在非洲沙漠上驰骋,或是在美洲丛林中探幽。特立独行的三毛,以其敢爱敢恨的奇女子形象征服了一代代的大陆青年男女。三毛沉迷于与前夫荷西一同畅游的非洲撒哈拉沙漠的美好岁月,至其晚年,她又将王洛宾所在的新疆当成了她的另一个撒哈拉沙漠。


五.王洛宾因何辜负三毛


1989年,作家夏婕在新疆采访王洛宾以后,撰写了三篇《王洛宾老人的故事》的文章。这几篇报道让三毛看到了,加之之前听过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三毛便一下燃起了对王洛宾的崇拜之情。


随后,通过夏婕,三毛要到了王洛宾的联系方式。又通过多方打探,在1990年4月6日,三毛通过大陆旅行团终于来到了新疆。


三毛第一次抵达新疆乌鲁木齐,住在乌鲁木齐新华北路的假日酒店。4月16日,三毛第一次站在王洛宾面前时,他们两人就像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相谈甚欢。


回到台湾以后,三毛的心情难以平静下来。她将自己的这次旅行,以及和王洛宾的采访整理成文章,发表在了台湾《联合早报》上,这篇文章再次让王洛宾在台湾名声大噪。王洛宾因此而走进大众的视野里,三毛和王洛宾两人是书信不断。你来我往之间,三毛又相信起她的爱情了。


在三毛给王洛宾的心中,三毛说八、九月会再来拜访。或许是思念心切,三毛8月份就来到了新疆。


1990年8月份,三毛再次来到新疆乌鲁木齐,但这次三毛做足了准备,直接住进了王洛宾家里。他们一起逛街、买菜,走亲访友。三毛还为王洛宾下厨做饭,闲来无事时,他们俩便在一起聊天,弹琴或作曲。然而好景不长,他们两人的快乐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当时新疆规定外来人员不可以在新疆长期居住,王洛宾为三毛申请的居住时间到了。有鉴于于此,三毛向王洛宾坦白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三毛将自己的想法和王洛宾沟通了之后,三毛希望王洛宾可以帮自己在乌鲁木齐买一个房子,她希望在新疆定居下来。当时已经78岁的王洛宾自然懂得三毛的想法,他也深深的懂得三毛。


很多文章在阐述王洛宾和三毛的最终疏远问题上,总是讳莫如深,躲躲闪闪。或说“王洛宾基于自己的人生经历、家庭子女、社会影响,也许还有世俗的眼光和他理性的思考。他拒绝了三毛的请求。”但真实的情况是:王洛宾将与三毛的事情也告知了自己在身边的两个儿子,并征求他们的意见,看看他们能不能接纳三毛。


王洛宾一生曾育有三子,长子王海燕,后改为王海岩,曾在新疆电力安装公司工作,后辞职移民到了澳大利亚定居;次子王海星,三子王海成。王洛宾的这三个儿子,自幼失去母亲,王洛宾也被抓走,后陷入囹圄多年。他的三个儿子本应该享受常人已有的感怀,但他们却没有。连温饱都成为问题的年代,更别说受到很好的教育了。所以王洛宾作为父亲,始终对孩子们怀有一种愧疚之情。所以王洛宾对儿子们的意见,还是非常在意的,尊重的。


在王洛宾的三个儿子当中,就数三儿子王海成有主见。他们兄弟商量后对王洛宾说:父亲(王洛宾)年纪大了,身边也确实需要有一个人来照顾,找个老伴我们都同意,不反对。但是找这个三毛我们觉得不合适,因为她是一个云游四方的人,不是一个可以静下来照顾您具体生活的人。王洛宾听后,没有做声。但自此以后,王洛宾也就渐渐疏远了三毛。


三毛第二次来新疆时,王洛宾便特意安排两个女伴陪在自己身边,意图非常明显,三毛见到王洛宾的两个女伴后,心里自然不爽。三毛认为这是王洛宾有意让自己难堪。


在离开王洛宾121天后,三毛在台湾荣民总医院自缢身亡。


新疆王洛宾研究专家刘书环记载说:得知三毛自缢身亡的消息后,让三毛自杀的噩耗击得猝不及防的王洛宾,开始不断的喝酒,开始麻醉自己。王洛宾在那十天喝了八瓶新疆烈性白酒,后酒精中毒被送入医院。王洛宾一时不敢让自己清醒,不敢面对过去与三毛之间的一幕幕往事。他非常自责,为什么要任三毛离去?为什么在热爱的时候退缩?为什么在失去的时候才知道珍惜啊?!


三毛自缢身亡20天后,王洛宾收到三毛的最后一封来信。三毛与王洛宾之间来往之间,通信多达15封。三毛的最后一封信是1990年4月27日写的。内容如下:


“我亲爱的朋友,洛宾:万里迢迢,万里去认识你,这份情,不是偶然,是天命,没法抗拒的。我不要称呼你老师,我们是一种没有年龄的人,一般世俗的观念,拘束不了你,也拘束不了我。尊敬与爱,并不在一个称呼上,我不也认为你的心已经老了。闭上眼睛,全是你的影子。没有办法……”


在恍惚迷离中,王洛宾亦写下了晚年最后一首情歌:《等待:寄给死者的恋歌》:


你曾在橄榄树下等待再等待,


我却在遥远的地方徘徊再徘徊,


人生本是一场迷藏的梦,


且莫对我责怪,


为把遗憾赎回来,


我也去等待,


每当月圆时,


对着那橄榄树独自膜拜。


你永远不再来,


我永远在等待,


等待等待,


等待等待,


越等待我心中越爱!


可惜,三毛再也听不到王洛宾的饱含深情的呼唤了!


六.王洛宾魂归何处?


1996年3月14日零时45分,王洛宾走完了他83年的人生。他的子女王海成说:还是要让父亲魂归故里!


王洛宾一生曾育有三子,长子王海燕,后改为王海岩,曾在新疆电力安装公司工作,后辞职移民到了澳大利亚定居;次子王海星,三子王海成。王洛宾的这三个儿子,自幼失去母亲,王洛宾也被抓走,后陷入囹圄多年。他的三个儿子本应该享受常人已有的感怀,但他们却没有。连温饱都成为问题的年代,更别说受到很好的教育了。所以王洛宾作为父亲,始终对孩子们怀有一种愧疚之情。


2014年10月份,新疆政协文史专员任志忠曾代表王洛宾的儿子们顺便去特意去北京香山和颐和园之间的金山公墓去祭奠王洛宾。这是一座军人公墓,王洛宾的墓地足有6平方米,墓碑四周是汉白玉栏杆围着的。墓碑上是王洛宾与妻子黄玉兰两人的合葬碑铭。


王洛宾去世两年后的1998年,台湾台北市举行跨世纪之声音乐会,美国爵士天后戴安娜·罗斯、世界三大男高音之卡雷拉斯、多明戈,以王洛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压轴。


2014年1月,国际华语音乐联盟授予王洛宾“2013华语金曲终身成就奖”。王洛宾成了自盛唐以来,让西部民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七.文化润疆,当从唱王洛宾歌曲开始!


我在与新疆师范大学文化润疆研究院某教授交流时,曾建议他们说:王洛宾是西部民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文化润疆讲究润物细无声,那为什么不从传唱王洛宾的歌曲开始呢?新疆可以由新疆师范大学润疆研究院倡议发起,由乌鲁木齐全市大、中、小学生参与的,在每年的九、十月份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王洛宾音乐艺术节”活动,人人传唱王洛宾的歌曲活动!


王洛宾是新疆享誉世界的一个文化品牌。为什么不开展这样的活动呢?正如王洛宾晚年创作的歌曲《歌唱万年青》中说的:


“一盏标灯,照耀老年航行。亲爱的朋友,那不是标灯,那是万年青的歌声。那歌声热情奔放,那歌声奔放热情,照耀着老年第二次航行。一声春雷,响彻万里云空。亲爱的朋友,那不是春雷,那是万年青的歌声。那歌声热情奔放,那歌声奔放热情,强力的召唤世界和平。”


王洛宾生前曾说:


“我有一个工程。这些歌曲如果能够传唱500年,那才叫经久不衰,那才叫贡献。”


文化润疆就是通过音乐这种直达人的内心跳动音符、旋律,来达成一条沟通人心的缱绻纽带,弥合人们心头的伤痛!


八.有关王洛宾与三毛的假如与猜想


王洛宾是民歌之父,三毛亦是举世瞩目的一名作家和旅行家,如果不是王洛宾儿子们的反对,他们二人能够结合在一起,那三毛有了新的精神寄托,也绝对不会在47岁那年自缢身亡。


而且他们一个旅游写作,一个搜集、整理,创作民歌,游历新疆,走遍漠野,三毛是不是会有更多以描写新疆绮丽景色为背景的惊世之作问世呢?也因为有了爱情的滋养,那么王洛宾晚年会不会也过得更加惬意、充实,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民歌作品呢?


假设、猜想很美好,但现实又总是很残酷的。1991年1月4日,三毛在台湾荣民总医院,以尼绒袜自缢身亡,毅然决然的告别了这个世界,享年47岁。得知三毛辞世的消息,郁郁寡欢的王洛宾也在病痛中苦挨、度日,终于在1996年3月14日病逝,享年83岁。


2021年11月10日


查看原文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传说网公益

各地隔离政策查询

全国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名单


中国•传说网•始于2010年

我们和您一起

口口相传 人人叙说 心心结网

您的打赏点赞转发

鼓励我们做得更好

合作☎️13910068689



感恩打赏评论转发分享


分享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