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的画风向来是以疏朗留白著称,他不爱色彩,更偏向黑白水墨,总是用寥寥几笔就传递出一种阔达和传神。
其实,这也与齐白石作画讲究“惜墨如金”有关,他自己写了个润格,详细规定了作画收的价钱。
他在客厅里挂着一张告白:“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花卉加虫鸟,每一只加10元,藤萝加蜜蜂,每只加20元。”
齐白石是个靠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他原生家境贫寒,上有高堂要赡养,下有子女要抚养,而他的一切开支均依靠卖画。
所以考虑到卖画的“性价比”,他总是用精简的笔墨展现物体的形态和神态,如果买家希望齐白石再额外施加笔墨,则需要另外加钱。
曾经齐白石的朋友找他画一把蒲扇,齐白石画好之后,朋友一看,感觉画面空落落的,便希望齐白石再额外加一只虾。
画虾可是齐白石的拿手好戏,但是按照惯例,添一只虾要额外加十元,齐白石也不好意思要朋友加钱,于是便提笔加了一只小小的苍蝇,算是最不费笔墨的了。
不过,齐白石的《福祚繁华》却一反常态,这是一组四屏的六尺巨幅画,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笔调稠密。
上面绘有芙蓉、枇杷、金菊、寒松等四时花果,密密匝匝、花团锦簇,看起来真是热闹红火。
这幅画原是当年齐白石送给好友胡南湖作礼物的,表达对好友的感谢和祝福。
能让“惜墨如金”的齐白石画出这一组画,可见胡南湖对于齐白石的重要性,当然,齐白石也希望胡南湖能帮自己了却一桩心事。
这要从齐白石到胡南湖家里做客那天说起,齐白石刚到北京定居,而结发妻子陈春君留在老家照顾长辈子女。
齐白石受邀到胡南湖家中做客,推门进去,迎面走来一个迎接他的女子,年龄不大,穿着灰绿色褂衫,棕色裤子,拖着一条长长的麻花辫。
一张鹅蛋脸上长着非常秀气的五官,眼睛亮晶晶的,脸色带着几分因羞怯产生的红晕,她把齐白石引进客厅,给他端茶倒水。
齐白石的眼神一直留连在她的倩影旁,他还悄悄向胡南湖打听这女子,据胡南湖说,这女子名叫胡宝珠,从小以胡南湖母亲义女的身份住在胡家,伺候胡母。
齐白石当时虽已经56岁,但遇见这般娇俏可人的妙龄少女,仍不免心动,但是又不便开口向胡南湖讨要这名婢女。
于是他便画了那一组《福祚繁华》四幅画,送于胡南湖,说是感谢胡南湖的知遇之恩,同时也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独处异乡,身旁寂寞,觉得胡府的婢女胡宝珠看上去伶俐可人。
胡南湖也懂得了齐白石的心愿,他回信写道:“君能赠我,当抱之以婢。”
于是胡宝珠便被胡南湖送给了齐白石,但是齐白石想正式收胡宝珠为妾室,还需要告知原配妻子陈春君。
齐白石与陈春君是少年夫妻,陈春君12岁就来到齐家做童养媳,当时齐白石还在外学习木匠手艺。
陈春君便在齐白石家里帮助侍奉祖母和诸位翁姑,一直到齐白石19岁学成出师后,这两人才正式举办仪式成了真正的夫妻。
虽然二人的婚约早早定下,且陈春君在齐白石家里居住多年,但这两人单独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也算不上多了解对方。
齐白石虽然出身于贫寒的农家,却有很强的艺术天赋,也受过私塾教育,在他学木匠期间,还一直坚持学习绘画。
但是陈春君没读过什么书,从小作为童养媳在齐家干各种家务,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只知道默默干活。
这两人谈不上有什么精神上的交流,只是遵从父母之命成为夫妻,不过二人成婚后,陈春君为齐白石生下三子二女。
陈春君不但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也把齐白石和孩子们照顾得无微不至,齐白石知道陈春君的好,两人相处还算和谐。
齐白石学画不易,学木匠时,他晚上靠临摹古画来提高画技,木匠出师后,他白天为人做木工,晚上才能腾出时间作画。
后来他为了追寻绘画梦想,独自离家,前往异地求学,陈春君就帮他在老家照顾着长辈和孩子。
人到中年,齐白石才小有名气,在胡南湖的引荐下,齐白石才进入了北京的画坛,他的画慢慢被人赏识,卖出了价钱。
齐白石原本打算把陈春君和孩子们接到北京来过好日子,但是又考虑到家中老人无人照顾,便就此作罢。
因此当齐白石向陈春君写信,希望她能同意自己纳一门妾时,他的心中也有些许忐忑,他知道陈春君这么多年照顾着家里很不容易。
不过陈春君收到信后,却立即同意了,她回信写道:“你年老远游,无人侍奉寝食,纳一房妾室正好。”
而胡南湖为了促成这一桩姻缘,送齐白石四色礼:一为冬虫夏草一匣,二为雪花银耳一匣,三为火腿、野猪腿、蒋腿各一只,四为婢女胡宝珠。
四色礼是明清以来一种广为流传的婚庆习俗,具有“请期”之意,是晚辈对长辈送上的祝福、祈愿之礼。
齐白石比胡南湖年长二十多岁,可见在胡南湖心中,是把齐白石当作长者、大师来尊重。
而对于胡宝珠而言,身处民国社会,又作为一个婢女,她自然是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命运。
她被当成礼物送给齐白石之时,心中也充满了不安,在离开胡南湖府上的当晚,胡家老夫人拉着她的手,告诉她:“此去齐先生家,千万记住要服侍好齐先生,尊敬陈夫人。”
胡宝珠点点头,她能认清她的位置,从前在胡家是婢女,现在去齐家是妾室。
1919年7月,齐白石与胡宝珠举办了简单的仪式过后,胡宝珠就成为了齐白石的二房姨太太了,胡宝珠年龄虽小,但操持家务、洗衣做饭已经是熟练有余。
齐白石对于这个年幼的太太,也很是疼爱,他给钱叫她去多买几身漂亮衣服、漂亮首饰,不舍得她忙里忙外做诸多家务,请了老妈子帮忙。
胡宝珠就负责照顾齐白石的日常起居,她把齐白石照顾得无微不至,还专门去学做齐白石爱吃的家乡菜。
齐白石意外摔断了腿骨,胡宝珠尽心服侍左右,齐白石在日记在记载道:“著衣纳履,宝珠能尽殷勤。”
齐白石的好友也对胡宝珠赞赏不已,王森然曾在《实报》半月刊中介绍齐白石,也提到了胡宝珠:
“他的太太宝珠,人很慈祥,时常有病,但是齐先生却一时一刻不能离开她。无论宴会出席,听戏,看展览会,哪一次都是在一起的。”
平常齐白石作画时,胡宝珠就在一旁为其沏茶、铺纸、磨墨、涮笔,齐白石兴致来了,会教胡宝珠怎样握笔、怎样作画。
胡宝珠天赋异禀,在齐白石的调教下,很快就能画得一手好画,笔触之间颇有齐白石的风范。
并且由于经常陪伴齐白石出席各种画展,聆听多位艺术家关于画作的讨论,耳濡目染下,胡宝珠对于绘画鉴赏也颇具心得。
她能一眼辨认出齐白石的画作风格,有时齐白石会故意拿出两幅画摆在她面前,问她哪一幅画是他本人画的,而哪一幅画是别人模仿的。
胡宝珠总是看一眼就能选出齐白石的真迹,并且还能点评一番那幅仿品哪里仿得不够真。
比如她看着一副仿作的《虾》,脱口而出:“这虾落笔太笨拙,收得又太草率,笔墨浓淡比重也不对,触须画得太僵硬了。”
齐白石听完胡宝珠的分析高兴得哈哈大笑,感叹道:“知我莫若宝珠。”
他还专门写了一首诗来纪念:“休言浊世少人知,纵笔安详费苦思,难得近朱人亦赤,山姬能解画中疵。”
齐白石每每画出了满意的作品,便总是让胡宝珠第一个来看,看完就让胡宝珠把画收拾好,藏到衣箱底下。
在齐白石的影响下,胡宝珠对画画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喜欢临摹齐白石的画,功底越来越高,甚至到了让齐白石一瞬间也感觉真假难辨的程度。
一次胡宝珠刚模仿画了齐白石的一幅《群鹅图》,齐白石刚好回来,在书房看到胡宝珠这张画,一时间还以为是自己画的。
仔细分辨下,才看出这是胡宝珠的仿作,齐白石当然为胡宝珠的进步而开心,但是心中不免也泛起些许担忧,使得他赶紧在宝珠的仿作上题名:“此小幅乃宝姬所临。”
后来胡宝珠又临摹了齐白石的一幅《群虾图》拿与丈夫评判,齐白石脸上喜忧参半。
齐白石为什么会担忧呢?原来随着齐白石名声大了,来找他作画的人多了,而仿造他作画卖钱的人也随之变多了。
齐白石担心宝珠模仿自己画作那么逼真,万一传出去了,让别人以为齐白石的画是夫人代笔的,那他的名声就不保了,外面模仿他作画的人更有理由卖假画了。
齐白石委婉地告诉了胡宝珠自己的担忧,宝珠知道丈夫的忧虑后,便放下了画笔,从此不再作画。
齐白石感到既感激又内疚,他在胡宝珠画的那幅《群虾图》上题跋:“此幅乃内人宝珠画,可与予乱真,予使宝珠弃画,因恐人猜疑老夫代作。”
胡宝珠始终以齐白石为自己生活的中心,但是到齐白石六七十岁的时候胡宝珠也才二三十岁,正处于一个女子最具风情和魅力的时期。
她的美丽也引来了外人的觊觎,当时齐白石已经名满天下了,开始广收学徒,他的徒弟们跟胡宝珠年龄相仿,正处于荷尔蒙分泌的旺盛期。
徒弟们得知有这么一个貌若天仙的师母,总是想争着一睹芳颜,于是便总是借口拜访师傅的名义去齐白石府上,真正原因是看胡宝珠。
其中有几个胆大的,还主动和胡宝珠开起了玩笑,甚至趁齐白石不在家的时候偷着上门找胡宝珠。
一来二去,齐白石着实生气了,70岁那年他在门口挂了张字条:“凡我门客,喜寻师母请安问好者,请莫再来。”
在齐白石的警告下,他的徒弟们收敛许多,不敢再找上门看胡宝珠了。
胡宝珠得知齐白石的担忧后,也特意减少了出门的时间,专心在家里照顾孩子。
1936年,齐白石特意带着胡宝珠回到她的家乡为母亲扫墓,胡宝珠是个苦命人,从小因为生计离开父母去胡府当婢女,直至母亲去世也未能与其见上一面。
齐白石出钱翻修了胡宝珠母亲的墓碑,请名士方旭为其母撰写墓碑,而胡宝珠触景生情,多次感怀流泪。
齐白石画了多幅书画安慰她,而晚上胡宝珠因为忧虑过度得了风寒,不能受风,齐白石便连夜起来用纸糊窗户缝隙。
两年以后,齐白石前往胡南湖家做客时,路过胡南湖母亲曾居住的紫丁香馆,想到胡宝珠出嫁前都居住在这里,他不免有些感慨。
随即他找来纸笔,画了一幅《紫丁香馆》并题跋:“紫丁香馆,宝珠在娘家曾居紫丁香馆五年。出此馆时,年方十八,今三十又七矣,一瞬越二十年,真老娘也。”
转眼间,胡宝珠已经陪伴齐白石度过了近二十年岁月,这二十年,胡宝珠从窈窕少女变为中年妇人,齐白石也白发横生,慢慢老去。
不过令胡宝珠遗憾的是,她并不是陪伴齐白石走下去的最后一个女子,齐白石爱胡宝珠不假,不过他的爱不是唯一的。
齐白石68岁时,相似的一幕再次上演:齐白石的一位好友又送给他一名年轻貌美的婢女。
当时胡宝珠忙着照顾家中五个孩子、操持家务,难以在抽出精力像以前那样照顾齐白石。
而齐白石一位好友得知了其境况,便主动送他一名婢女,名叫淑华,年龄不大,长相秀气可人。
齐白石一见淑华便心动不已,想留下她当妾,但胡宝珠却极为不满,她担心日后淑华生下孩子,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胡宝珠怒气冲冲地问齐白石:“你已经年近七十了,还想干什么?”
齐白石无言以对,但就是想固执地留下淑华,最终淑华还是被留下了,淑华进门后,一如当年的胡宝珠,对齐白石关怀备至。
或许是青春的生命最能激发一个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和淑华在一起的一年里,齐白石创作出许多得意之作,他还写下诗句:“自婢入门多吉祥。”
不过看着淑华越加得宠,胡宝珠的危机意识就越强,她害怕齐白石因为淑华而抛弃自己,便想尽办法排挤淑华。
不到一年,淑华就难以忍受胡宝珠的处处刁难,向齐白石哭诉请求他放自己走,齐白石于心不忍,既不忍淑华受委屈,也不忍胡宝珠大动肝火、伤到自己的身体。
多番权衡下,齐白石同意淑华离开,淑华离去之时,他悲痛难耐,作诗一首:“湘上青山好景光,能言鹦鹉莫思乡。天平桥外槐花下,亲手开笼欲断肠。”
不过家里最终恢复了和平,胡宝珠平静下来安心照顾家里,到1941年,齐白石夫人陈春君去世,第二年,齐白石将胡宝珠扶正。
胡宝珠终于等来了期待已久的正妻名分,她感到她半辈子为齐白石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不过1943年,胡宝珠再次怀孕,但年龄过大,生产时因难产不幸去世,时年42岁,而齐白石这时80岁。
他们最终没有一起走到最后,也是一件憾事,对胡宝珠来说,齐白石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让她从一个婢女变成了大艺术家的太太。
她为齐白石奉献了整个青春甚至是生命,换来了齐白石在艺术创作的喷发时期。
但她的一生同样是无比辛苦的一生,一辈子为了成为合格的贤妻良母,一直在操劳,最终早早死于难产。
欢迎打赏点赞评论转发/谢绝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