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一提起鸦片战争后的清朝对外战争史,首先从大家脑海中跳出来的就是“武器装备落后”这个概括。具体到甲午战争,“装备不如人”也成为对战争失败总结中的一大重要原因。李鸿章也称:“倭人于近十年来……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敢撒手举办,遂觉相形见绌。”战败“固由众寡之不敌,亦由器械之相悬,并非战阵之不力也。”那么真如李鸿章所说,清军装备不如日军吗?正好相反,清陆军装备的先进程度超过日军,但在战场上依旧一败涂地。
走向近代化:太平天国战争后清陆军积极学习西方
西洋枪炮的使用,使得湘军、淮军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和各地捻军起义的过程中颇为得力,特别是淮军的洋枪炮化使得淮军在短短几年间迅速成为中国军装备最先进、训练方法采用西法的军队,从而成为晚晴政权最为倚重的军事力量。
八旗和绿营军制进一步衰落,使绿营制度成为支撑清廷政权的重要支柱。在一系列对外军购及仿制西洋枪炮军事活动的推动下,晚清陆军军种开始由步兵和骑兵逐步扩展为由步、马、炮等兵种相互协调作战的近代化军队,这是具有近代化意义的重大转变。
19世纪60年代后,管式前装的马步枪及长短炸炮,替代了落后的中国管状火器。80年代后,后装连发枪炮,包括马克沁、哈乞开斯重机枪及轻重迫击炮,开始输入中国,国内兵工厂也进行仿制。
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所以,为了改变清军武器装备落后的状况,设立制造局及机器局生产枪炮和弹药,就成为了洋务派欲实现“自强”不得不选择的道路,而且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军队中火炮的使用极大地提升了清军的战斗力,火炮所发挥的强大威力也绝非旧式武器所能做到的,这是中国近代军事的一次重大变革。由于历年购买克虏伯后膛钢炮,1875年淮军仿德国炮兵营制,组建了新式炮队19营,装备了克虏伯炮114尊。“此时的淮军,炮营完全独立,用以配属铭盛各军,以使淮军成为国内唯一劲旅”。
中法战争爆发,李鸿章严令淮军各部戒严,并一次性聘请了二十四名德国军官来华入充当军事教练,以期加速淮军军事改革。德国教习为淮军带来一股改革新风,他们全面地促成了淮军操法从英式到德式的转型,并将散兵战、军用气球、军用电线、铁路等欧洲军事发展的最新情况作了介绍,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淮军的战术和训练状况。
淮军大量采用德国的武器装备及其训练方法及战略战术,影响了晚清军事改革过程中军队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崇尚德国军制和德式武器装备成为清末陆军的普遍状况。
与此同时,绿营和湘军也开始进行西式编练。1862年(同治元年),清廷令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酌选武员数十人到上海、宁波练习外国兵法,“学成之后,自行教练中国兵丁”。
福建、广东的绿营和天津的练军都要训练外国兵法。可是,由于新练各军“用洋枪者已少,用后膛枪及炸炮者更少,可靖内匪,而不可御外侮”。
1879年(光绪五年),李鸿章以德国陆军步队尤精为由,选员赴德国学习练操及迎敌、设伏、布阵、绘图等各法。随之,张之洞等人的部队亦开始练习洋枪洋炮和阵法。为长期推广新法,李鸿章于1885年(光绪十一年)在天津设立了北洋武备学堂,聘请德国人为教习。
1887年(光绪十三年)张之洞在广州设水师、陆师学堂,在江宁设陆军学堂,均讲求新法。
装备新式武器的清军,经过西式训练,战斗力有所提高。李鸿章在1882年(光绪八年)向清政府吹嘘说:“有臣练军简器,十余年于兹,徒以经费太绌,不能尽行其志,然临敌因应,尚不至以孤注贻君父忧”。
淮军及其他各军的对外军购和仿制西洋枪炮对于晚清军事制度的变革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西方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军事训练方法及战略战术开始输入中国,并对当时中国陆军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客观地讲,甲午战前,清陆军并没有与世界军事发展潮流相隔绝。
追踪世界最先进装备:甲午战前清陆军紧跟时代
淮军登上晚清政治军事舞台的同时,正是世界军事技术突飞猛进的时期。早在1823年,英国约翰·诺顿(J。Norton)就提出膨胀型子弹的设想,这种子弹击发时能与膛线密合,起到防止枪管漏气并增加推进力的作用。诺顿设想经过法国军官劳德·米尼(LMinie)的改进后,成为具备实用价值的米尼式圆锥形子弹,于50年代装备西方国家军队。
由于米尼式子弹可膨胀,因此弹体直径就可以做得比枪管直径小许多,这不仅部分解决了前装线膛枪装弹过慢的问题,而且使过去因无法解决枪膛漏气问题而被弃用的后膛枪重新受到重视。50代中期,法国军队和德国军队就首先装备了使用米尼式子弹的后膛枪。
70年代之后,集火药、子弹和铜帽于一体的金属定装弹得到推广,更进一步简化了步枪的装填程序,火器性能得到极大提升,这一时期的步枪已经能够达到有效射程500米、射速每分钟10-20发的水平,战场上甚至出现了每分钟发射几百发子弹的机关枪(如诺登飞机枪、加特林机枪等)。
火炮方面,膨胀型弹丸的应用同样使得后膛炮进入实用阶段,由此提升了火炮的射击效率“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则使火炮质材由青铜过渡到了钢铁,这意味着炮膛可以承受更多的装药,射程更远!耐用性更好”军事技术的进步大大增强了火器的射击效能,以至于此后发生的装备技术水平相当的战争中,步兵已经开始采取疏散队形,从掩体中向敌人射击,而不是在开阔战场上防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