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沉于英国帕斯卡尔湾的德国“兴登堡”号战列巡洋舰(资料图)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场波及数亿人口的战争毁灭了四个帝国,重创了欧洲文明。1919年6月28日,德国被迫和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签订《凡尔赛和约》。
今年是一战百年,在整个世界都在纪念、反思这场人类首次全球战争之时,战争的主角之一——德国大战前的战略决策也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在世界大战开始前,德意志第二帝国正处于其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战争之后,不仅崛起的国势不复存在,连帝国本身也在战败和一连串革命中灰飞烟灭。
作为当时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正处于“战略机遇期”的德国最后却以走入战争的方式丢掉了机遇。一战百年之际,这其中的选择与谬误,值得后人探究和深思。
蒸蒸日上的德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是以第二次工业革命冲击之下各国的重新定位作为基调的。此前的200多年里,凭借独步全球的海军和抢先开展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不仅获得了最多的原料产地和市场,也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和最强工业国。然而此时,随着英国制造业空心化以及所谓“科技工业化痴呆症”的影响,一批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受惠的国家开始成长,其中又以美、德两国的成就最为瞩目。
美国此时尚未完全消化其广阔的国内市场,又远在大洋彼岸,对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冲击还不算强劲;德国则借助统一德意志的和平红利、巨额的普法战争赔款(普法战争德国获得50亿法郎赔款,约合14亿两白银,超过中国近代史上全部对外赔款和借款的本息总和)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休养生息之后迅速发展,并且开始争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地位。20世纪初是德国的战略机遇期,其发展正处于最好的状态。
一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趋势的变化:1880-1900年间,德国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从8%升至12%,英国从25%下降到21%,法国从11%下降到8%;1913年,德国钢产量是英国的2.26倍,发电量是英国的3.2倍,煤炭产量为英国的95%,铁路里程是英国的90%;当年德国GDP总额达到524亿马克,约合25.5亿英镑,超过英国的23.54亿英镑成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
在高速增长的经济背后,是德国不断发展的城市化与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1900年德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54%,1910年时则上升到60%以上。普遍接受义务基础教育的德国工人和科学家为德国在钢铁、机械、军火、精细化工等领域取得毋庸置疑的领先地位提供了人才保障。
在地缘政治领域,德国的表现尽管远远算不上尽善尽美,但通过秘密外交和结盟,德国在欧洲大陆至少获得了可靠的盟友。三国同盟对协约国形成了力量均衡:法国因为普法战争的惨败失去了进攻德国的勇气;英国则因为在非洲与法国的一系列摩擦,直到20世纪初依然对法国严加防范;俄国则在本质上与德国没有矛盾,专心致力于巴尔干半岛和土耳其方向的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