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皇后林金銮(报告文学连载1)文/葛诗谦

■中国经济100人·大型系列报告文学入选作品

l    从平凡女人到商界奇才,从大海的女儿到“珊瑚皇后”,这是一个时间的积累,更是心灵的历练。

l    最动人的绚烂一定源于最深沉的寂寞,就如同最真挚的感情源于最漫长的等待。

l    还有比天空更悠远的蔚蓝,还有比大海更深沉的蔚蓝,那就是人的心灵。

l    红珊瑚---林金銮,林金銮---红珊瑚,这即是一个商界传奇,又是一段永恒之恋。

l    女儿梦是海上花,无论狂风暴雨,也无论礁石险滩,都不能阻止她的怒放和芳香。

l    如果说海洋是红珊瑚的生存载体,那么,梦想则是它真正的生命绿洲。

l    一切磨难对勇者都是恩典,一切苦难对智者都是财富。

l    爱的旅程中,没有终点,只有方向。

l    在天空和大海之间,可以翱翔的是人类的梦想。

l    凤凰因火而成就永恒的美丽。林金銮的生命舞蹈在荆棘中绚烂---那是一个追求者最悲壮的姿态,也只有悲壮才能成就完美。

l    1996年那个初秋的早晨开始,福人德已经走过9年的历程;从1991年林金銮踏上祖国大陆,14年过去了。

l    时间,见证着一位女性的忠贞与坚韧;时间,歌颂着人类最伟大的精神。

    

 福人德·我的宝贝会说话

   --“珊瑚皇后”林金銮和她的福人德文化

葛诗谦

引言红色之恋

最动人的灿烂一定源于最深沉的寂寞,就如同最真挚的感情源于最漫长的等待。

在大海深处,万物停止活动的夜晚,有一种生命在生长,一千年,一万年,燃烧成世间最奇异的色彩。

在心灵故乡,红尘不再纷扰的时刻,有一种希望在拷问,一千次,一万次,终化成女儿最温柔的情怀。

天地无常而岁月可知。

世事沧桑而真情不变。

“千年珊瑚万年红”。红珊瑚,世上最奇异的生命,女儿心是它生长的故乡。

她从不炫耀自己的色彩,但是,她一经出现,便夺人眼目。

是什么造就了你深沉不变的情怀?又是什么锻造了你热烈永恒的火红?

林金銮,大海的女儿,她用最温柔的情怀,最深情的目光,用不断的追逐和焚烧,将红珊瑚唤醒。以殷红的血浸泡,以多情的泪润洁,红珊瑚的色彩才会如此热烈,也才会如此绚烂。

从平凡女人到商界奇才,从大海的女儿到“珊瑚皇后”,这是一个时间的积累,更是心灵的历炼。

在天空和大海之间遐想,在蔚蓝与红色中历炼,在空间与时间中轮回,红珊瑚---林金銮,林金銮---红珊瑚,这既是一个商界传奇,又是一段永恒之恋。

第一乐章 海韵·花样年华女儿心

在黎明初现的海面,在夕阳再现的天宇,摄人心魄的不是朝朝暮暮的风花雪月,而是天长地久的日月星辰。

梦海---心海,心海---梦海。

女儿梦是海上花,无论狂风暴雨,也无论礁石险滩,都不能阻止她的怒放和芳香。

她长在女儿的心里,开在四季之乡

1

每年农历315日月圆之后,中国台湾四周海域的珊瑚礁,会突然漫天野火般赤红一片。其情其景会持续数日,夜幕之下颇为壮观。

这是珊瑚在释放它们的生命能量,它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延续下一代。

红珊瑚,一种奇异的生命,它旺盛而蓬勃的精力即使沉睡千年,也会在适当的时候爆发出巨大的热情。

长期以来,由于珊瑚的树冠状,许多人都误认为它是一种植物。实际上,珊瑚是海洋动物,属腔肠科,并且雌雄同体。

珊瑚是一种特殊的生命体,在大海深处缓慢生长,千年“高寿”也依旧能够繁衍生命。

从远古开始,珊瑚就以它传奇性的色彩出现在人类的生活中,但只有到了20世纪80年代,它的神奇才因一个女性的智慧深入到人们的生命之中,开始真正的人类挥之不去的永恒情节。

没有风的傍晚,小渔村平静而又祥和。火烧云挂在天与海的交界处,于是,在火红与蔚蓝之间,海天一色。

渔舟唱晚,炊烟袅袅。

云林县,中国台湾南部一个美丽如画的渔村。

这里的人们善良、淳朴、勤劳。他们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守望着他们的美丽,也守望着他们的贫瘠;守望着大海,也守望着辛苦。

他们想不到,多年以后,他们必将为一个他们共同的女儿自豪。

林家祖祖辈辈以打鱼为生,男儿坚强,女儿豪爽。但是到了林金銮父亲这一代,金銮父亲却身体极差,常年卧床,干不了力气活。于是,邻家的女人们多了一份艰辛。

母亲不仅成为家里的主心骨,安排计划大事小情,还理所当然地成为重劳力,要和男人们一样赶汐抓鱼,出海打鱼。

这就是林金銮的家境。在等待家人平安归来的队伍里,林家兄弟姐妹6人格外心切。

林金銮比长她6岁的姐姐幸运,她可以上学读书。而姐姐已经操持家务照顾弟妹了。

多年以后,站在中国首都北京故宫的金銮宝殿上,林金銮感慨万千。她说,我感谢所有的经历,包括磨难。我尤其感谢我的母亲,她以行动教会了我乐观、坚强,还有在那个年代那种境遇中坚持让我读书。

在那个时代,读书,对一个家境贫寒的女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奢侈。林妈妈以她朴素的概念知道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她可能从来没有想到,林金銮的读书改变的不仅是她个人和家族的命运,还将是一个行业的命运。

家境的贫寒并没有给林金銮带来心理上的任何阴影。

童年的林金銮是快乐的,因为她有一颗快乐的心。她甚至单纯得让父母有些不放心。因为无论家里的兄弟姐妹还是外人,都可以分享她最喜爱的东西,哪怕是最宝贵的食品。

每当别人把小金銮手中仅有的一块饼“骗走”吃得很开心的时候,她自己竟也忍不住咯咯地笑了。

家人都叫她“傻金銮”。她不知世事艰难,也不懂生存的险恶。这种个性一直伴随着她长大成人,甚至知道她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可能,正是这种天性,注定她要遭遇更多的坎坷;也许,正是这种个性,使她无所畏惧,最终以宽厚和善良“笑傲江湖”。

因为读书,小金銮比同龄人多了一份遐想。

在迎接赶海归来的人群中,小金銮看到人们焦急不安,就在想,什么时候我们不要再为生活这样担惊受怕。

来了,来了。人群终于喧闹起来。人们兴奋地向大海挥着手。

来了,来了。船上的人也一扫疲惫。“船老大”拼命地晃动手中火红的“小蜡烛”。

近了,近了。妈妈从船上跳下来。妈妈没有“小蜡烛”,但妈妈有一颗虔诚的心,还有对儿女不尽的牵挂。

小金銮好羡慕“船老大”手中的“小蜡烛”。人们说,“小蜡烛”叫红珊瑚,是一个宝物,在海底里生长了一万年才变成红色。它可以保佑人们吉祥平安。

海底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是童话中的金碧辉煌?还是传说里的稀奇古怪?

林金銮多想变成海的女儿,这样她就可以游到大海的深处,为妈妈采一枝红彤彤的珊瑚。红珊瑚,在林金銮的梦想世界里种下了一片赤红。

2

她不知道这个梦有多遥远,她也不知道这个梦有一天会将她带向何方。

小女孩在长大,她的心里装下了更多的知识,她的梦想世界有了更多的颜色,而红色依旧是其中最炫目的色彩。

她知道了红珊瑚原来是世界上最奇异的色彩。

全世界沿海领域约有25000多种珊瑚,但是这些珊瑚大都生长在50米内的浅海,被称为造礁珊瑚,不可做饰品。

而红珊瑚只生长在200-2000的深海中,也叫深海珊瑚,有5种颜色,深红、桃红、粉红、粉白、白色,被统称为红珊瑚。

红珊瑚的生存领域极为有限,生存环境也极为严格,只在南、北纬30度间洋流平稳、日照适中、长年恒温10°C的洁净海水中生存。有沙岸的大陆架、入海口、养分过于丰富、海水成分变化大都使得红珊瑚不能存活,所以世界上的深海珊瑚极为稀少,也被称为贵重珊瑚。

红珊瑚在深海中生长极为缓慢,20-30年长1寸,300年长1公斤,所以一棵成形的珊瑚树无论如何也要千年以上。成形的珊瑚造型美丽,色泽鲜艳,润滑晶莹,犹如镀上一层珐琅般玉树临风,光彩夺目。

就如船老大手中的“小蜡烛”,任凭海风呼啸,恶浪滔天,它的光华都护佑着人们。

这就是民间常说的千年珊瑚万年红。

深海珊瑚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硬度很大,和象牙相似。

人类对珊瑚的利用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并且伴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红珊瑚文化。

古罗马人认为,红珊瑚是海里最珍贵的果实,能够护身、辟邪,还有活血、明目、退烧等医药功能。他们称红珊瑚为“红色黄金”。贵重珊瑚还曾被当作钱币使用。

在希腊神话中,它是人体美的象征。

在印度文化中,它代表财富和佛祖的血。

在日本,它代表长寿。

在中东,它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势和财富。

红珊瑚被广泛运用于宗教活动中。

印度的算命预言者在祭奠中都佩戴红珊瑚饰品来驱魔护身。

红珊瑚也被广泛使用佛教密宗的祭典、公奉、修法、佛珠、舍利塔上。人们将红珊瑚视为佛教七宝之一。

有关红珊瑚的传说,一直被蒙上神秘的色彩。

到了现代,红珊瑚依旧被赋予某种神奇的力量。对渔民来讲,它可以平息海浪、预防闪电和飓风的危害,还有治病强身的作用。

林金銮对红珊瑚有了一种特殊的向往。

大海的女儿是不是就住在红珊瑚砌成的宫殿里呢?那该是一个多么美丽的世界!

与此同时,另一个梦想也在她心里悄悄生长,那就是小金銮在课本中学到的中华民族的地理、历史。泱泱五千年的伟大历史和引人入胜的雄伟古迹又该是如何的雄伟壮观!

海堤边那块最美的岩石是小金銮常去的地方。

朝阳中,夕阳下,小金銮的梦想在生长。

她常常坐在岩石上,望着大海出神。她想以自己清澈的目光追逐大海深处红珊瑚的光芒,她想用自己赤诚的心和大海的女儿作一次对话。

大海的深处真的有火一般热烈的红珊瑚吗?大海的那一边真的有金銮宝殿一样的故宫博物院吗?

中学毕业后,林金銮已经出落成一个婷婷少女。家乡再大,已经装不下她的梦想了;家乡再美,已经无法阻止她前行的步伐了。

她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怎样,但她梦想的天空一定在远方。

她要继续读书,知识使她犹如有了一双翅膀,她的飞行将更加有力。

她义无反顾地走向了那条通向外面的路。

父母万般叮咛,他们担心单纯的小金銮容易相信别人,有一天会被人骗得没饭吃。

她的身后是亲人的祝福,还有就是突然涌起的千层海浪。

而前面是未知的世界。

这一年她16岁,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龄。

3

高雄比家乡繁华多了。

有时,小金銮会想念家乡的海风、渔歌和人们等待出海亲人归来时的那份期盼。但她更知道,她走向的是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她不能停止前行,就像她无法从航行的船上跳下一样。

她踏上的是一条理想之舟,她自己就是船上的舵手。

在高雄学校里她拼命地汲取知识。

她也不知道自己当初选择国际贸易专业是出于何种考虑,但是她的舞台注定要广阔无边,也注定要面对惊涛骇浪。

林家有女初长成。林金銮出落得纤巧、温婉,骨子里却是渔家女的豪迈和爽直。

在她的家乡,女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大都已经结婚生子。这是那个渔村女人世世代代的生活,也是祖祖辈辈的习惯。

当初走出小渔村的时候,林金銮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什么,但她知道自己一定将走向一条和她的姐妹不同的生活之路。

毕业后,林金銮决定去台北发展。

没有任何社会关系,没有任何家庭背景,也没有工作经验,在台北,林金銮甚至没有亲戚熟人。但是,她有母亲传给她的勤劳和坚强,她有着大海女儿特有的达观和无畏,最重要的,她有着海一般的梦想,只有走得更远,她才能离梦想更近。

海潮声越来越远,化作心中最美好的回忆,而另一种海潮扑面而来。

林金銮要在人生的海洋中搏击,要在商海的大浪中游历。她可以从容面对吗?她能够激流勇进吗?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台湾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作为经济龙头行业的房地产在台北迎来了它的全胜阶段。

从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后,林金銮选择了房地产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站。

她从最基层的业务员做起,买建筑材料,搞室内装修设计,一步步走向成熟。后来她开始接大的工程,和男人一样跑工地,竞标工程。

业界都奇怪,这个纤弱的小女子怎么就有一股男儿豪情?

林金銮的视野开阔了,那是一片蔚蓝色,和天一般,和海一样。

脸晒黑了,人累瘦了,但是,她却成熟了。她的诚恳和聪慧为她赢得了尊重,她在公司和客户中留下了很好的口碑。

林金銮也由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渐渐地了解了商海的酸甜苦辣。但是,无论多累,也无论多苦,林金銮都能从中找到乐趣。她似乎还是那个乐观开朗的“傻金銮”。

就像水手热爱大海一样,一个要在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的人决不会惧怕工作上的压力。她甚至要主动迎接和热爱这种压力和挑战。

千万年的浸泡与磨练造就了红珊瑚的完美,无数次的搏击与拼打练出了一个优秀的水手。林金銮,等待她的是什么样的风雨和彩虹?

梦想始终徘徊在心中,直到有一天……

一家澎湖公司到台北买房子,在众多的竞标者中把工程交给了林金銮。

命运之神悄悄来到林金銮的面前。

机遇总是在人毫无察觉时出现,只有有准备的人才有可能抓住它。

这个准备就是意志品质的塑造,文化知识的储备,生活阅历的积累,和敢于面对挑战的决心。

林金銮,早已从看着大海、数着星星的顽皮渔家女成长为市场经济中干练有素的职业人。

那家公司拥有澎湖最大的船队,而他们从事的就是采捞珊瑚。

那个关于红珊瑚美好而古老的传说,以及出海人归来时手中挥舞“小蜡烛”的情景又出现在林金銮的脑海中。

难道那个一直挥之不去的梦想就是与红珊瑚有关?

从澎湖公司那里,她知道了更多关于珊瑚的故事。

红珊瑚是一种极为珍贵的宝物。

1924年,一位居住在中国台湾基隆的日本渔民,在收网时发现了别在渔网上的一枝奇怪的“红树”。从此揭开了中国台湾引以为自豪的珊瑚历史,也开始了台湾独有的珊瑚产业。

世界上深海红珊瑚主要分布在3个地方。一个是中国台湾海域、日本南部岛、包括琉球群岛;一个是夏威夷群岛周边海域及中途岛海域;也有一个就是以意大利半岛南部海域为主的地中海沿岸。

而其中中国台湾珊瑚储量占世界的80%

经科学家探测,中国台湾岛的珊瑚宝藏开始将它美丽吉祥的面目示人:澎湖西南海域、苏澳东北海域、西雄西侧海域及南海东沙岛海域陆续被开发……

丰富的资源与优良的品质使中国台湾成为珊瑚的主产区,是世界珊瑚的原料供应商和加工基地。这里出产的珊瑚工艺品占到世界总量的80%。珊瑚成为台湾的“红色黄金”,中国台湾也因而有了“珊瑚王国”的美誉。

工程做完了,澎湖公司的老板对林金銮的工作很满意。更大的收获在于,他发现了这个小姑娘身上那股认真勤奋、不惧艰难的精神。

他对林金銮说,到我们公司来吧,我可以让你担任业务经理。

那个奇妙的珊瑚世界对林金銮充满了吸引力,但那毕竟只是在梦想中才出现过呀。对于现实中的珊瑚也知之甚少。何况要做业务经理,林金銮觉得老板太冒险了。

老板说,一个成功的商人专业知识只占到15%,剩下的85%则是综合素质和能力。我看中的正是你身上难得的综合素质,而我会用最短的时间将那15%的专业知识传授给你。

也许是偶然,也许是天缘,林金銮那个梦中的世界终于与她在现实中汇合。

世界上的偶然和必然总是如此奇妙地交织在一起,也许正是这种交织才产生了神奇。如果老板没有发现林金銮的潜质,如果他发现了但不够大胆,如果林金銮没有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如果她没有渔家女儿的自信和无畏,那么这一切都将只是梦想。

一个新珠宝时代之门在20世纪80年代由中国台湾一个女子纤柔的双手叩开。

4

一扇门在林金銮的眼前打开,里面是一个她梦中见过千百回的世界。

那是一个红彤彤的世界。

林金銮的人生从此在这个红彤彤的世界千转百回,而中国的珊瑚艺术史也由林金銮而改写。聪明好学的林金銮很快发现,这个珊瑚世界的奇妙无边和当时中国台湾珊瑚产业之间的断层。

作为“珊瑚王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台湾在世界珊瑚产业中充当着两个角色。一个是原料供应地,一个就是加工基地。

而这两种角色都是为别人做“嫁衣裳”。长久以来,中国台湾珊瑚产业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自己的市场,只是廉价地出卖原料和人工。

采捞珊瑚是一个艰苦而危险的工作。一般有三种方法。

一种是重捶加渔网捕捞法。这是最古老的采捞方式。渔船上将重捶和渔网放入到深海水区,重锤在前方把石珊瑚树撞倒,紧跟后面的渔网将石珊瑚树捕捞在渔网内,提到船上。这种办法采捞深度很受限制。

一种是潜水员深海采捞。潜水员随渔船航行到深海区,潜入海里进行采捞。潜水员可以有选择地将一些粗大的珊瑚树用绳索套住,然后由渔船牵拉捞取。一次可以套索多棵珊瑚树。但是,超过1000米水深时这种办法就不行了。

第三种办法是潜艇采捞。潜水员随潜艇航行到指定水域停泊,从潜艇中走到定向的地方,将采捞的珊瑚树拿到潜艇仓内带回。而这种采捞方式的成本又很高。

林金銮发现,费尽千辛万苦采捞来的珊瑚树往往很便宜地就卖给了外商,即使加工也是按照外商的要求完成,打上外国的商标。她在联系业务到外国考察时发现,珊瑚做成装饰品后价格与原料有天壤之别。

这是我们国家的宝贝,但是却不能让国人了解和享用,林金銮的心隐隐作痛。

林金銮想到了家乡关于珊瑚的美丽传说,想到了出海人手中“小蜡烛”的魔力。

珊瑚与金、银、珍珠、玛瑙、琥珀、琉璃被称为佛中七宝。在宝石中,仅有3种被称为有机宝石:珍珠、琥珀、红珊瑚。

珍珠是由异物侵入蚌类躯体,由分泌物长期浸润而成;琥珀是由远古时期松树分泌的油脂形成的化石。这三类宝石的共同特点都含有机物。但是,红珊瑚和前两种宝石又有所不同。珍珠和琥珀是由生命体的分泌物所形成,而深海红珊瑚本身就是生命之躯。也许就是如此,由它做成的饰品才带有生命本质的灵性。

这是大自然对中华民族的恩赐,使中国人的宝贝。

红珊瑚一直没有真正体现它的价值。

如果说海洋是红珊瑚的一种生命载体,那么,只有人们的广泛拥戴才是它生命的真正绿洲。

随着她对红珊瑚的了解越深入,她便越发喜爱上了这些充满灵性的人间至宝,她心中的痛便越发剧烈。

林金銮陷入沉思。这是她工作以来最深刻的一次思考。因为她有着达观的个性和开朗的性格,没有什么事情能难倒她,吓住她。

但这次不同,她所思考的不是一个关乎个人工作与生活的事情,这是一个民族产业的发展方向问题,还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问题。

我们自己就不能加工销售吗?我们不能让红珊瑚走进更多人的生活,给更多的人带来吉祥和安康吗?

林金銮不知道以自己简单的阅历能否完成这样的使命,但是,她是大海的女儿,她可以在海水中饱尝苦涩,却不能因为惧怕海浪而不下海。

她向老板谈了自己的想法。

这个想法确实大胆。因为多少年,中国台湾的珊瑚生意一直以这样的方式延续,现在由一个外来的小女子改变它的命运,风险可想而知。

但是,老板同意了。他给了林金銮施展才华和理想的空间。

自己设计,开创国人自己的品牌。林金銮知道她驶向了一条没有航标的河。

如果说前面还有灯光,那就是她的理想。

而这个理想大多数人在当时看不到,甚至还感受不到。

不久,支持她的老板病了,无法主持工作,老板的弟弟接任。

不同的人对事物的理解不同,也决定了不同的选择。

商人也是如此。有的人见利忘义,有的人重情轻利;有的人急功近利,有的人放眼长远;有的人敢于冒险,有的人墨守成规……

林金銮感到了压力,这种压力是无形的。

她做出了一个让家人感到震惊的决定,从公司退出,自己独立干一番事业。

没有资金,没有客户。林金銮的创业真正称得上白手起家。

更主要的是,中国台湾珊瑚产业历来都是家族企业,代代相传,而林金銮作为一个外来人,要在这个领域单打独斗,从零开始,还要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等待她的是什么?

这一年是1982年。

5

林金銮为自己的公司取得了几个好听的名字,但是注册时都没通过。在注册员的催促下,她灵机一动,就叫“金銮”吧,这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最初的台湾金銮国际珠宝有限公司就她一人,既搞设计也跑客户。

她没有受过专业设计训练,但是,她能够敏锐地把握市场特点,她能够准确理解生活的本质,她对美好有一种天然的亲近,这使得林金銮与红珊瑚的本性合二为一。

优雅、灵动、奇妙、热情,一件件饰品从林金銮的手中诞生。

其实最高的艺术一定是表现了真善美,一定是心底深处情怀的表达。

两个月后,林金銮做成了她的第一笔订单,这是一笔十几万台币的生意。

从此,金銮饰品有了自己的舞台,中国人有了自己的珊瑚品牌。

林金銮后来经手过大笔大笔的钱,看过各个国家的货币,但是,她永远忘不了这第一笔钱。那是一个大海的女儿在商海中的第一次收获,那是中国人在世界珊瑚市场上第一次宣言。

而林金銮理所当然地成为台湾珊瑚饰品设计第一人,她开创了中国红珊瑚的另一个天地。

创业半年后,林金銮开始真正进入她所一直向往的贸易市场,专门从事珊瑚的设计、加工和出口业务,而这又是她在高雄学的专业。

人生无处不相逢,所有的经历在冥冥之中为人的一生增加色彩。

在设计经营红珊瑚饰品的过程中,她越发喜欢上了这神秘的宝贝。她常常对着她们在心里默默祈祷:我的宝贝,愿你给大家带来好运。

岁月可以让人老去,岁月还可以使有些人年轻,因为她的存在让更多的人享受,于是她的生命也便丰盈多彩。

1987年,林金銮将公司的国际贸易部迁入台北世贸中心,代理世界各地客商在中国台湾的珊瑚生意,她的视野更加辽阔,她的舞台更加广阔。

林金銮改变了一个产业,她在中国台湾刮起了一股“红色风暴”。

原来台湾人对红珊瑚这种宝物视而不见或知之甚少,是林金銮将他们带入一个新的境地。

上世纪80年代,红珊瑚在中国台湾大行其道,影视红星戴它,寻常百姓戴它。而在此之前,由于红珊瑚饰品价格昂贵,在台湾省,只有五星级宾馆有售,也只有外国人和达官贵人才可能拥有。

而在林金銮的心里,另一个梦想又浮了出来。

那是一个遥远而熟悉的梦。是她儿时隔海相望的远方,是中华民族梦开始的地方。

在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文化中,红珊瑚是其中的一支奇葩。

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将红珊瑚作为人类最高美德的象征,是皇族无上尊贵的象征。

在清朝,只有二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佩戴红珊瑚朝珠。

回族,藏族视红珊瑚为高贵的珍品,吉祥的宝贝和财富的象征。在他们心中,红珊瑚比黄金还贵。

林金銮,她想沿着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根脉寻觅红珊瑚最动人的传奇。

每每工作间隙,站在落地玻璃窗前,眼前的一切似乎都是透明的,她知道未来不可知,但她无所畏惧,只要勇气还在。

天空是相连的,海陆是相依的,而心是无法舍弃的。

大海的那一端是怎样的精彩?

她要飞,在天空和大海之间做一次美丽的遨游。

分享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