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乐章 浴·碧血丹心凤凰舞
凤凰因火而成就永恒的美丽,林金銮的生命舞蹈在荆棘中绚烂---那是一个追求者最悲壮的姿态,也只有悲壮才能成就完美。
苦难原来就是那样一种东西,当它以特有的方式对你的人生进行洗礼和涤荡后,剩下的便是晶莹之色,那是命运之神的最高奖赏。
只有水可以使女人变的圆润,也只有圆润的女人才充满魅力。在有些时候,水是伴着疾风暴雨一起来临。所以,真正的圆润必以坚强做它的内核。
1
1990年春天。
那是林金銮生命中一个新的春天,也是红珊瑚在人间孕育其光芒的春天。
从踏上祖国大陆土地那一刻,林金銮就深深地震撼了。
山水阻不了,时间隔不断。
从天涯海角到长白山下,从浦东新区到黄河岸边,林金銮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叹为观止,更为自己是一个炎黄子孙而无比自豪。
当初,从那个小渔村到高雄求学,她看到了比家乡的炊烟更高远的白云;毕业后在台北创业,她知道了都市的繁华和匆忙。这些年她到过许多国家,了解了日本的发达、中东的神秘、美国的现代,但是,当她到了北京故宫,她才真正领略了什么是泱泱大国之气度,什么是上下五千年之源远流长。
父母在给孩子起名字时,往往寄予了希望和祝福。
林金銮的父亲不识字,却给林金銮起了“金銮”之名。在家乡的16年,从没有人对她的名字提出过想法,她自己也没有想过自己的名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到高雄读书时,开始有人说,你父母的胆子挺大,竟然将皇帝上朝的金銮宝殿给了你。
那时,林金銮只是脑海里闪过一念,也许父亲是想让她过上比父辈们更好的生活的一种希望吧。真正的金銮宝殿是什么样的?
站在故宫的“金銮宝殿”里,林金銮感到自己的渺小,更感到自己名字的沉重。
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
她是海的女儿,她是红珊瑚的使者,她要让红珊瑚的光芒在中华大地上闪耀。
沿着古都斑斓的历史,林金銮用心体会那一往情深的珊瑚之梦。
其实,珊瑚和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渊源。
早在公元13世纪,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来到我国西藏,就发现珊瑚已经被人们广泛用于装饰品及寺庙中礼佛的供品。
我国古代对珊瑚的记载则更为丰富。
《山海经·海中经》记有“珊瑚生海中”。苗昌言的《三辅黄图》中记载:“汉代积翠池中有珊瑚”葛洪的《西京杂记》称:“南越王曾献珊瑚一棵,高一丈三尺。”说的是广南王赵佗向汉武帝进贡了两株珊瑚树,高1丈3尺,各有3叉,460枝条,植于皇宫御花园的积翠池。此树通体鲜红灿烂,且“夜有光景”,如火如荼,因此被称为火树,成为镇宫之宝。
班固的《西都赋》说:“珊瑚之树,上栖碧鸡。”汉人因珊瑚之形色称之为“烽火树”;明人又将它称为“琅树”。历代的文人学士留下了很多赞美珊瑚的诗篇。
在清代,珊瑚更是应用得非常广泛。
清代的服饰制度规定,许多饰品一定要用珊瑚。
皇帝在行朝日礼仪中,经常系带板的朝带,戴珊瑚朝珠;皇太后,皇后在隆重的场合要穿朝服,必须戴三串朝珠,其中左右两串为珊瑚;而皇贵妃,皇太子妃,贵妃以及妃等,除了中央一串为琥珀与太后有所区别外,另两串也是以珊瑚为材质,嫔及贝勒夫人、辅国夫人等,戴在中间的那串朝珠一定是珊瑚制成的。
清代文武二品大员及辅国将军等的朝服、吉服冠上,都要用珊瑚冠顶。此外,当皇太后和命妇穿朝服时,颈项间的配饰,也是以镶嵌的珊瑚的数目的多寡来区别品秩的高低。可见,珊瑚不仅在服饰中做装饰,还在政治品级中担任重要的角色。
一些达官贵人也把珊瑚作为重要的珍宝收藏。明末严嵩家收藏的珊瑚有60多株,可见其性之贪。而清朝在查抄和珅家时,也搜出了珊瑚树10余棵,每棵均高达3尺8寸。按照珊瑚的生长周期,这些珊瑚都有上千年的年龄。
关于珊瑚的珍贵和收藏的不易,从“石崇斗富”中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
石崇是晋朝的一位大臣,非常富有;另有一位叫王恺的也以富有著称。两人互不服气,便约定公开比赛。
那一天非常热闹,很多人来观看,大家想看看,到底谁更富有。
比赛持续了好几天,他们不断拿出各自的宝物,琳琅满目,令人大开眼界。但是一直分不出输赢。
一日,王恺拿出自己的镇宅之宝,那是一棵高1尺有余的红珊瑚树,围观的人齐声叫绝。都以为王恺必胜。
这时,石崇平静地把人们领到自己的储宝间。大家一看,房间里摆放着各种颜色的珊瑚树,有10余株之多。高的有3尺,小的也比王恺的大得多。嘉宾们都惊呆了,显然,石崇比王恺更加富有。
故事说明,红珊瑚作为珍宝早为人们所知,并且成为富有的象征和标志。
但那时候红珊瑚大都从越南一代进口,只是以原始造型作为观赏和收藏之用。
而最美丽和神奇的红珊瑚却在我国宝岛的深海中沉睡。在本世纪初被发现采捞以来,也只是以原材料卖给外国人,高额利润被外国人赚去了。
直到这一天,一个以海的女儿的名义到来的使者才让国人逐渐认识它,走近它。
现在,她要让珊瑚之色红遍祖国,让更多的炎黄子孙享受红珊瑚的福祉。
红珊瑚也会在祖国的怀抱中红得更加热烈。
2
也许是执着,也许是天缘,林金銮将自己的梦想之果深深地扎进这片土壤。
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和担忧,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
1991年,林金銮选择了北京作为而自己的落脚点。她带来了所有的积蓄和一颗炽热的心。
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一切从头开始。
她有着蕴藏海底深处和她心中深处的红珊瑚。
她在亚运村租了办公室,准备在改革开放后的内地珠宝业一展身手。
很快,她发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竟是如此之大。
20世纪90年代初,内地的珠宝业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饰品的理解和需求也还处于初始层次。最重要的是,当时的林金銮还只能以“外商”身份办公司,而取得营业执照和经营资格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但是,她已经来了,并且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她不能也不愿走回头路。
她全身心地投入到珠宝市场的调研和开发中。千年珊瑚万年红,她相信她的理想之花定会开放。
这是一个女儿至纯的梦想,是一个女人执着的事业,还是一个母亲无悔的追求。
女人失去梦想,世界就失去了色彩,女人没有了坚强,生活就会失去方向。
已经有了3个孩子的林金銮还保留着浪漫情怀,更增添了成熟女性的坚韧。她喜欢孩子,她渴望和他们朝夕相处,亲密无间。她多想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
但她更懂得还有一种母爱不是厮守,而是给孩子乐观健康的形象、为更远大的志向努力的榜样。就像她的母亲以勤劳开朗的性格影响了她自己的一生一样。
林金銮在两岸之间来来往往。那是一个红衣女郎忙碌而美丽的身影。天空见证过,大海也见证过。红珊瑚若真有灵性,也一定能感知这份执着。
快乐与艰辛如影相随,付出与享受结伴而行。
随着对内地政策的了解和对市场的进一步研究,她更坚定了在这儿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她认定只有这里才是她事业的源泉和根本,也是她感情的寄托和归宿。
既然选择,便全力以赴。
两年间,她分3次陆续将3个孩子带到内地。她要让孩子们接受真正的民族教育,和她一起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1993年8月,她将最后一个孩子带到内地。她将家安在了北京---她从小就向往的地方。
一个人如果从不为自己的梦想做一次冒险的选择,那么这一生无论如何都是遗憾的。
未来与远方,犹如一个充满魅力的舞台,林金銮要在上面展示她最优美的舞蹈。
哪怕上面布满荆棘,哪怕双脚伤痕累累,她也要像凤凰一般舞蹈。
3
苦难原来就是那样一种东西,当它以特有的方式对你的人生进行洗礼和涤荡后,剩下的便是晶莹之色。那是命运之神的最高奖赏。
但是,当苦难以考验的名义来到的时候,生活之厦倾斜了。
1993年10月,也就是她将最后一个孩子接到北京后的第二个月,她最信任的副总经理携款逃跑了。
一夜之间,林金銮的命运发生了奇特的变化。
所有的钱都被卷跑了,连车也没有了,几十个员工也离开了她。
此时的林金銮只剩下3个孩子和一身债务。
1994年的春节,阖家团圆的时候,林金銮临时租借的小屋挤满了人。
这些人不是来给她新春的祝福,也不是来看望远离故土的3个孩子。他们是债主,他们来向林金銮索要债款。林金銮来去自由,他们害怕林金銮跑回台湾。
面对激愤的债主,林金銮平静地说:“你们放心,我不会跑掉,我一定会把钱还给你们。我需要的是时间,请你们相信我以一个母亲的名义的承诺。
3个孩子紧紧地围着母亲,最小的儿子不到6岁,有些不安,但是镇静,他拉着妈妈的手,他知道妈妈是“不倒翁”,永远都会漂亮地站在人前。
希腊哲学家埃利蒂斯曾说过:一滴水可以淹没整个夏季。
女人天生拥有哭泣的权利,但是,在困苦的时候,林金銮始终没有让泪水流出,即使泪水溢满眼眶。
她知道任何一个女人都有哭泣的权利,她们都有可以依靠的肩膀,而自己没有,她必须坚强。她有着3个期待着她的孩子,她有着向债主们许下的承诺,她还有着等待着她为之奋斗的事业。
她有些难过,但是决不悲观。她有着渔家女达观的个性,她更相信轮回报应。她也没有时间和理由悲观,她和孩子们要生存。
亚运村的房子这时候对她来说太贵了,住不起了,她就换个便宜的地方。楼房住不起了,她就搬到平房。两年间,她带着孩子们搬了十几次家。有时就在桥洞下过夜,过着近乎流浪的生活。
最艰难的时候,她用最后的意志支撑自己,她咬着牙默默发誓:绝不倒下。
孩子们要吃饭,要上学,林金銮开始了借钱的生活。
她的母亲再次在关键的时刻给了她最好的支持。
正在林金銮走投无路的时候,远在台湾的母亲又病重瘫痪。她赶回家和母亲抱头痛哭。她默默地说:女儿没有尽孝。
这是一次积蓄太久的痛哭,也是掩饰过深的痛哭。她有太多的委屈和伤心。
她没有把自己的惨境告诉家人,但他们仍然感到了她的窘迫,纷纷劝她回去。母亲这时轻轻说:人家基础都没有打好,你们就让她回来,怎么行?
母亲,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她的爱无私而又坚强。
林金銮也要为孩子们树立伟大母亲的形象。
无论生活多么窘迫,她都有灿烂的笑容。犹如红珊瑚,经历千年水击浪打,一经问世,便是炫目的殷红和温润的光华。
仇恨是心中最大的负累,她使人无法安宁,也不能前行;仇恨还是最疯狂的火,点燃的首先是自己。
不以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原谅自己。
林金銮选择了原谅。
那便是不纠缠在悲苦与愤怒中,而是积极面对明天。
一束红花映碧海,一株珊瑚出水来。那是珊瑚的本色,也是林金銮性格的真实写照。
正是由于包容和仁慈,她才能够重新开始,也才能获得新生。她以自己的真诚和热情再次为自己赢得了尊重,也赢得了机会。
天助自助者。
她先后承接了全国妇联,经贸部等3个大型项目工程,终于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她不仅还清了所有的债务,她还要以更加执着的精神开始她的钟爱。
凤凰要经过九次焚烧才能练就永恒的美丽。
也许,命运注定她必须面对冰冷,严寒,然后把凤凰般最美丽的舞蹈呈现给世人。
面对林金銮,首先看到的是一双清澈的眼眸。那是历尽千辛万苦后的平静,那是洞察世态万象后的简单。
还有什么,比平静更加波澜,比简单更加神秘呢?
女性的尊严有一种特殊的光辉,它灿若星空,万物因此静谧。就如同珊瑚,纵使沉默千年万载也不沉沦。
阳光之暖,源于心中之爱。
4
对林金銮来说,一切的磨难都是恩典,一切的苦难都源自对幸福的追求。
初秋的北京,天高云淡。
朝阳与蓝天将红色与蓝色互映生辉,这是大自然的恩惠。它检验着人间的德行,也关照着宇宙的变幻。
1996年8月18日,一个酝酿已久的品牌终于诞生。它犹如一束红光惊喜了人们的眼睛,更似绵绵秋雨滋润人们的心田。
福人德国际(北京)红珊瑚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珊瑚品牌千呼万唤终于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面世。
四季的轮回有其规律,人生的变化也有其默契。最为重要的是在严寒的日子里,要有期待温暖的目光,在黑暗的深夜,要有穿越黎明的心灵。
起名福人德是林金銮对自己的人生经历的感悟,即有德之人才有福,有福之人必有德。她相信美好的事物一定能够感天动地,一定能够获得福气,那是大福。
一个人不能拥有内心安宁,不能给别人带去快乐,他自己的快乐又在哪里呢?
她成立的福人德公司就是要把真善美传播给大家。
“福人德”三个字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有德之人必有福。而实际上它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福人德品牌来自深邃的大海,积聚了珊瑚精髓,将吉祥如意,修养美德,智慧仁德撒播人间是她的使命。
在林金銮心里,她所要经营的不仅是一种产品,一种有品牌的产品,她要将一种文化,一种生活传播。
因此,在福人德的世界里,看到的是珊瑚之美,而感受到的一定是珊瑚之真和善。
“福”是指吉祥福德。善果者,福祥也;德高者,福瑞也。吉祥福德是人性的求索,而福人德正是将吉祥福德意蕴中的最真,最善,最美的理念传播给社会大众,使之发扬光大。
“人”是指天地之间,万物之间顶天立地大写的人。在天地万物之间,只有人类具有创造性的智慧,所以“人”被成为万物之灵,而真正能够成为顶天立地、大写的人,应该是胸怀大志,心智开明,勇于创造和勇于奉献的人。福人德的“人”就是呼唤人们成为顶天立地大写的人。
“德”是指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修养美德、吉祥福德。一个人在社会中具有多种角色,要是不断向德靠近。作为企业的人,要有职业道德;作为社会的人,要有社会公德;作为进取向上的人,要不断修养美德。这几种德层层递进,良性循环,持续发展,从而到达一个至高无上的吉祥福德境界。
三个字的核心是“人”。
“福人德”还是英语“FRIEND”(朋友)的译音。在林金銮看来,朋友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虽然她曾经信任的人骗了她,她曾经依赖的人远离了她,但她始终坚信人间真情。
没有感情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而友情是感情生活中重要的部分。
她认为,在红珊瑚事业的发展中,同样少不了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哪里有朋友,哪里就充满了温暖,没有朋友一起分享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没有朋友一起参与的事业也没有乐趣。
独乐乐还是与众人乐乐,林金銮有着她最为本质的理解。
她将生活乃至生命的本质意义贯穿于工作和事业当中。这是一个经历风雨的女性的顿悟,更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信仰。
磨难可以使人变得坚强,使人变得智慧,还会教人高尚。
林金銮正是在经历种种变化后,将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和做人的境界融为一体,造就了“福人德”。
火红的椭圆型,“福人德”三个大字立于如意祥云之上,在北京最美的季节翩然而至。她要将吉祥带给人间,她要将祝福播撒世界。
蓝天碧海之间,一株珊瑚出水来。
以红珊瑚的名义,她挟着一片火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