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人作为世界主要的侦破刑事案件的最基本的方法,早在十八世纪就已大量存在自十六世纪以来,欧洲大陆开始出现了许多主权国家,为了保护封建君主的政治、军事与经济利益,封建君主与特权阶层开始大量使用秘密手段。在十八世纪中期的法国,全国遍布的线人数量已经达到了约1万人。直到现代社会,从节约侦查成本,以及犯罪信息和证据的收集来看,线人在刑事案件侦破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在全世界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美国“911”事件结束之后,分布在司法、情报、军队部门从事查禁赌博、贩毒、走私军火以及反恐等活动的线人一度达到全国总人口的4%。美国前任国内税收局特工和管理者Richard Nossen也曾指出:侦破刑事案件的7项基本方法——包括线人、卧底侦查、物证的获取与分析、监控、询问和讯问、窃听和电子监控、金融背景调查中,线人被列为第一位,而其他方法则都只是在其后进行核查时使用。 [详细] 据不完全统计单珠三角就有5000名以上职业线人,然而中国线人制度仍旧处于“构想”阶段上世纪90年代初,广东一些沿海城市造假泛滥、走私猖獗,烟草、工商、海关等部门纷纷发出“悬赏令”,号召群众参与举报,打假、打私线人应运而生。一批打工者因此致富,引得更多人从老家跑来“淘金”,很快,他们便形成了一种以血缘、地域为纽带连结的庞大的人际网络。如今,线人已更广泛的存在于打击贩毒、假币、贩枪、强迫卖淫等重大刑事案件中,据2007年不完全统计,整个珠三角有5000名以上靠酬金谋生的职业线人,且数量仍旧在不断上升。 在东南沿海的一些发达城市,平均一名刑警拥有一到三名保持单线联系的线人。 然而,纵观法律规定,公安部曾在1984年制定的《刑事特情侦查工作细则》中提到:“刑事特情是由公安机关刑事侦查部门领导指挥的,用于搜集犯罪活动情报、进行专案侦查、发现和控制犯罪活动的一支秘密力量。刑事特情不是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法条中除了指出被称为“特情”的线人并非侦查机关工作人员,只是侦查机关用于侦破刑事案件、搜集犯罪情报、发现和控制犯罪活动的隐蔽力量,在通过考察后建立档案,并接受公安机关的严格监督以外,并无其他具体规定。除此之外,与线人有关的规定仅仅模糊的出现在《国家安全法》的第5条:“国家对支持、协助国家安全工作的组织和个人给予保护,对维护国家安全有中大贡献的给予奖励。”并在《国家安全法实施细则》第18条给予详细说明。但这两条规定仅适用于危害国家安全方面的安全,并不适用于整个线人侦查的领域。 [详细] |